农民当主播 土特产“云端”出圈

2024-09-03 05:55:32 - 贵阳日报官方微博

转自:贵州日报

农民当主播 土特产“云端”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向秋樾

初秋,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草果村的红心猕猴桃密密匝匝挂在藤蔓上,果香四溢。

8月27日一大早,村民们采摘了上百斤果子,运送到指定地点,打包、装盒,通过线上订单式销售送到各地消费者手中。和大家一起早起忙碌的还有坐在手机前的杨林,正在直播间推介红心猕猴桃,把家乡的特产销售给更多顾客。

“我们这里的猕猴桃有啥特点?来,我仔细给大家说说,一是果香味浓,二是果肉清甜……”杨林介绍的“米箩红猕猴桃”刚一上架就“秒空”。直播间评论区里,滚动着上百条要求补货的留言。

45岁的杨林是一名地道的农民主播,专门销售农特产品。过去,杨林在外务工多年,四处奔波。家里虽然种了猕猴桃,但如何销售却成了大难题。为了开拓销路,也为了给自己换一个赛道,2023年,杨林回到老家草果村,开办了米箩红水果采摘园。与此同时,杨林开通了直播账号,持续输出红心猕猴桃的内容,积累了粉丝量,成为一名“新农人”。

为什么选择直播带货?杨林算了一笔账,“红心猕猴桃线下零售价和收购价8元到10元,但按照线上市场价,红心猕猴桃为69元一件,共5斤,除去12元运费,一斤能卖到11元左右,每一吨能多卖1000多元。”

坐在茂密的猕猴桃藤蔓下,身后是穿梭忙碌的采摘工人,杨林笑言:“要把直播间搬到田地间才更有现场感。”

随着杨林的直播路子越走越宽,草果村越来越多人加入直播行列。如今,村里已有8名成熟的农民主播。今年,杨林与水城区大数据和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合作,电商中心为商户提供物流、仓储、平台服务,通过产地直采等模式赋能农产品产业链,助力特色农产品出山。

“现在直播间订单很活跃,光今天的直播成交额就有1万多元,我们村的红心猕猴桃不愁销路。”指着猕猴桃基地相反的方向,杨林介绍,那一片是玛瑙红樱桃园。他盘算着,明年春天要直播销售“采摘”,换一种方式让村里的樱桃“出圈”。

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六盘水市电商生态圈的加速发展,离不开打造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

近年来,六盘水市运用新媒体、服务体系和平台赋能,多措并举做好惠农服务。以直播带货为切入点,深挖凉都特色优质农产品,主动对接农户,把直播间搬到田间大棚,畅通农产品销售和消费者双向流通渠道,推动电商网销优品品类不断丰富,行业规模不断提升。

“我们现在一共培训了35名农户开通个人直播账号,累计粉丝量20万以上。”水城区大数据和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张超恒介绍,为更好地为商户线上销售保驾护航,水城区构建电商供应链服务体系,重点打造猕猴桃产业带,乡镇64个站点全覆盖,实现了“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此外,建成直播基地公共选品库,其中包含300余种产品,合作本土农业基地及农户100余家,同步六盘水枢纽仓承载量达每日5000单,为直播带货做好产品保障。

做足“土特产”文章,扩大黔货“朋友圈”,六盘水接二连三的有效路径,助推网络零售额实现快速增长,从2021年的9.3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1.23亿元,增长了339.6%。

一根网线、一部手机,连接了城乡,畅通了产销之路。如今,越来越多农户转型成为主播,在直播平台展示农耕场景,推荐特色农产品,把土地种上“云端”。

在六枝特区木岗镇木岗冲村,返乡创业的黄兴也走上“互联网+”的道路,帮助家乡线上销售土豆、野菜等农特产品,成立了贵州骏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了电商党支部,与村“两委”协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数字力量”。

在盘州市两河街道扯扎村的刺梨基地,盘州市电商产业基地组织10名自媒体网络达人通过直播推介销售刺梨鲜果,展示凉都特色。“每个直播间都在稳定地出单,希望用电商力量把盘州的好产品推荐给大家。”盘州市电商产业基地工作人员余明菊说。

从线下零售到线上销售,从拓展渠道到布局延伸……农村电商供应链日渐完善,乌蒙山下的人们体验到了数字经济的甜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