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15分钟”明确后 还应考虑哪些保障?
储朝晖
新学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优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课间时间指导意见》(下文称《意见》),提出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对课间安排作出整体统筹优化,原则上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小学“课间十分钟”消失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对此,多地教育部门发文强调保障学生“课间十分钟”,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教育部回应,将进一步督促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在笔者看来,北京市的调整是依据北京学校规模大、楼房多、学生密度高的实际情况对国家有关规定的落实行动。
以适当增加学生课间时长为小切口的调整之后,学生课间更从容是自然的效果。但能否真正推动学校育人质量提升、实现促进学生身心更为健康发展的目标,还需纳入多方因素的考量。因此,还需在学校管理、评价、教育中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切实拓展出学生更加健康成长的时空。
不少有一定年纪的人回忆起自己当年的“课间十分钟”应该是丰富、动心且印象深刻的。为何数十年一直使用的“课间十分钟”在北京等一些地区的学校中不够了?从表层看,是由于学校空间变大使得学生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上厕所等课间必要生活活动,更无法到操场开展体育活动,楼道内发生碰撞的风险也随着学生的快速跑动而增加。进一步看,也有我国仍处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当中的原因,一方面,受“升学率”等因素影响,很多学生向少数被认为是优质的大学校集中;一方面,一些校园宽阔的学校出现了学生日渐稀少的现象。
上述分析显示学校内的时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空间与时间可以互换、互补,也可相互挤压。正因如此,可以看到课间增加5分钟能够解决眼前由于均衡不到位、布局与学校规模设置不合理产生的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应该明确,这种做法不一定就能解决好学生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对于校园安全责任界定还不够清晰,即便要求“严禁拖堂和提前上课,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也未必能彻底落实“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坚决杜绝课间禁止学生出教室的问题”。
由此可见,“课间十分钟”到“课间一刻钟”的变化大小与多少受到特定教育观念、教育体系和体制机制影响。只有在“增加5分钟”的同时,改进教育观念,切实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由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转变,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尊重学生的放松休息、有益社交活动权利,为后续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明确校内安全责任链和责权边界,让教师对学生的课间活动感到放心;学校干部教师有动力、有兴趣而又无顾虑走出教室积极参与学生课间活动,增加的课间5分钟才能发挥更大的学生成长效益。
北京市的《意见》目前仅对课间时间进行小切口调整,没有对上下学等时间做大调整;同时强调各校“结合实际逐步落实优化安排,因地因校制宜做好课间安排”。因此,小规模学校就可以“依据校情、学情需要,统筹好现有课间时长,自主设置课间安排”,避免各项政策“一刀切”的惯性发生不利影响。
要想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从长计议,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参考:一要坚定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要将学校适度规模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准则,从学校的规划、布局、设计环节就把好适度规模关,比如,控制小学平行班不超过5个、中学平行班不超过8个;三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确立全面教育质量观,缓解“唯分数论”造成的不同学校学生的密度差异。借此,帮助学生在“课间15分钟”中获得更健康的成长时空。(作者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