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周报|浙江实施车网互动,提升新能源效能

2024-09-03 09:13:28 - 澎湃新闻

近日,浙江成功实施了首次大规模的“车网互动”应用项目。截至8月,浙江省内共计3.3万个公共充电桩以虚拟电厂形式助力电网实现移峰填谷,公交充电桩、V2G充电桩,以及私人充电桩等各类充电设施共同参与车网互动,为电力保供和节能降碳提供支持。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需求对电网负荷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问题,车网互动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基于电动汽车灵活充电的特性,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有序充放电,构建了一个信息流与能量流双向互动的系统,从而减轻电网负荷,提升电网调峰能力。

车网互动技术不仅能实现有序充电、减轻电网负荷,还能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在公交充电场景,衢州市公交集团通过构建充电管理平台,综合考虑车型差异、电量需求、充电时长及次日运营计划等因素,优化了公交车辆的充电时间,成功避开高峰时段。仅在8月5日当晚,该平台就实现了1900千瓦的电力负荷移峰,既确保了公交车辆的正常运营,又显著降低了充电成本,为公交集团带来了经济效益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双重提升。

在私人充电场景,国网浙江电力推行“电动汽车延时充电倡议”,通过短信通知、媒体宣传和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鼓励拥有充电预约功能的电动汽车用户将充电时间延迟至23点以后。今夏,浙江动员了40.6万电动汽车车主参与这一行动,每日累计转移超过50万千瓦的充电负荷,有效缓解了电网压力。此外,私家车主还可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通过公共充电场站的V2G充电桩将电动汽车电池中多余的电能反送给电网,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同时,车网互动技术还促进了新能源的消纳。针对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电网供需容易失衡的问题,车网互动技术可以将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储能单元,在可再生能源出力过剩时吸收电能,在出力不足时释放电能,从而提高清洁能源的消纳量,减少弃风弃光现象,进而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这不仅激发了新能源发电厂商的投资和运营积极性,也有助于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尽管车网互动技术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但当前仍面临技术体系有待突破、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用户推广策略和政策法规亟待补充和完善等挑战。

在技术层面,电池的耐用性是推广车网互动的一大障碍。车网互动需要高频度、高效率的充放电技术和高可靠性、高灵活性的系统架构,但频繁使用可能会加剧电动汽车电池的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当前,尚未有成熟的计算方法来评估电池老化成本,同时提升电池循环寿命仍需技术突破。

在市场机制层面,车网互动需要建设或改造充电设施以及升级电网基础设施。频繁的充放电会增加电池损耗和维护成本,涉及大量资金投入。目前,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盈利能力较弱,市场也缺乏完善的补贴机制来激励电动车参与充放电。

在用户层面,多数用户对车网互动的概念和好处了解不足,部分用户担心车网互动会影响电动汽车的正常使用或带来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同时提高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消除用户的疑虑。此外,政策和法规的完善也是促进车网互动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保护用户权益并推动车网互动的健康发展。

长三角

长三角搭建平台高效配置就业服务资源

8月28日,长三角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项目展暨上海市人力资源协作洽谈大会举行。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搭建新平台、汇聚各方资源,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积极推动优质公共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市场服务的高效配置。在重点企业招聘会上,近500家用人单位提供了逾6千个岗位,现场收到简历1.1万余份,达成初步意向近3600人。(来源:解放日报)

长三角G60科创之眼推介将打造千亿级科创新地标

8月28日,长三角G60科创服务生态体系启动暨G60科创之眼推介大会在上海松江举行。“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作为长三角资源要素流动的重要节点和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致力于打造千亿级的科创新地标。该生态体系将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服务产品,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来源:解放日报)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合龙,促进长三角互联互通

8月27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实现合龙。这座桥是全球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采用“四项首创、八个工艺创新”以及14项授权专利,具有“跨度大、荷载重、刚度大”的特点,为国内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利于完善高速公路网,提升区域过江通道通行能力,助力长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互联互通。(来源:安徽日报)

经济

江苏首次全覆盖披露省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8月26日,江苏省国资委在南京召开发布会,首次全覆盖披露《江苏省属企业2022—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以及21家省属企业的2023年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14户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2023年ESG报告。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5年,省属企业累计完成关键领域投资约4000亿元。2022至2023年间,省属企业主导或参与设立的各类科技创新基金总规模超185.38亿元。(来源:新华日报)

产业

上海C919开启多用户运营新阶段

8月2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接收了首架C919飞机,标志着C919进入多用户运营的新阶段。国航、南航与中国商飞紧密合作,全力推进飞机选型、生产监造、人员培训、运行准备等工作。中国商飞持续完善客户服务和运行支持体系,为更多C919飞机投入航线运营做好准备。(来源:文汇报)

浙江成立省级智能船舶创新中心

8月28日,浙江省智能船舶创新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2.40亿元。该项目创新采用“研究院+基金+园区”运营模式,围绕智能船舶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招大引强,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浙江构建以智造制造为核心、产投体系为枢纽的产业集群。(来源:浙江日报)

浙江建成首个绿电码头

近日,浙江省首个低碳码头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宁波舟山港梅山风光储一体化项目顺利投运,标志着浙江建成首个“绿电码头”。该码头通过集成风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并依托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清洁能源在港口码头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推动港口实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来源:浙江日报)

安徽光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实施

《安徽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于近日发布,旨在推动安徽光储产业的创新发展。计划通过培育各类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体系,持续优化光储产业的创新发展环境。(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陈思泽、郭颖珂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