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深中通道,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施维雄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2024-09-03 18:28:06 -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深中通道正式通车已满两个月,车流量平均每天高达10万辆次,几乎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可谓“开通即火爆”。每次途经这条由跨海大桥、人工岛、深海隧道构成的世界级通道,我不禁感慨,无论是高质量发展之路,还是科技创新之路,最合适的路都要自己闯出来。

看到深中通道,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施维雄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首先,深中通道扛得起“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定位。

它无疑是粤港澳大湾区内,极大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类要素高质量流动的关键之路。深中通道位于珠江口东西两岸A字型交通网络的中心位置,是该交通网络最为关键的一个联结节点。自此,珠江口东岸的深圳、东莞、惠州,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两大城市组团有了最自如、距离最短的直联通道,彻底改变了之前珠江口伶仃洋东西两岸的不连通格局。我经常往返于东岸的香港特区和西岸的中山市,无论从“老朋友”皇岗口岸走广深高速,还是从“老伙计”深圳湾口岸走广深沿江高速,都可以直连深中通道,从而快捷通往对岸的粤西地区;有时,也会走“新朋友”港珠澳大桥前往粤西……这都意味着,我可以从香港的任何一个位置就近选择通关口岸,以最短的时间前往目的地。

回想起30多年前,从香港至中山,要清早出发下午才能到达,如果路上遇到状况,甚至晚饭也赶不及。如今,大湾区主要城市之间已实现“一小时生活圈”,新时代的变迁,实在是翻天覆地。

中国的巨大变化,岂止这条深中通道?从渤海湾、长三角到大湾区,交通强国正在实施史无前例的海湾海峡“缝合术”——一大批跨海大桥、隧道正在有序规划、排队建设。寻觅“最合适的路”,背后是不断推进高质量互联互通的庞大需求;大海波涛汹涌,也挡不住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加速建设和步伐跨越。

每一步落子,背后意味深长。深中通道的建成,意味着大湾区的经济经脉更加通畅,活力更加旺盛。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全国的十分之一,在中国经济版图内举足轻重。定义整个大湾区,“融合”二字精准诠释了最能发挥该区域根本优势的高质量发展“密码”。大湾区的融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新时代化学反应。当湾区最终融合为一个超级都会区,环顾全球,可谓史无前例。而这条新路,唯有中国人才能闯出来。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要聚焦科技创新。

作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我曾前往深中通道建设现场考察学习,对超级工程的“黑科技”印象深刻。自港珠澳大桥开始,“‘桥—岛—隧’中国方案”逐步成为支撑各地实现跨海直连的科技创新模式。以深中通道为例,且不说“块头”创下纪录的四车道沉管隧道、超重型混凝土箱梁、高度创下全球之最的深中大桥,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天一号”架梁船、“津安1”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等大国重器,就以深中通道的桥梁为例,方案设计之初,国外专家断定此地建桥无法满足抗风安全要求。而中国专家想去考察,“门都进不去”。由此可见,技术一旦涉及“核心”二字,花钱也买不到。科技的创新突破,唯有自己闯出来。

最终,由国内顶尖专家和4所高校的科研力量组成的平行攻关团队,历经3年,试验上百次,最终研发出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让深中通道找到了“通关之路”。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科技创新”部署的改革措施,规格之高、着墨之多超出预期。我留意到,全会公报在开篇部分提到“三个面对”,其中就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此外,在改革具体任务的排序上,“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表述非常靠前,完成改革任务的时限也精确界定为5年。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教育改革、人才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领域,都有明确的改革措施指引,为“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做好配套。

自力更生,才能实现“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唯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闯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通关之路”。这也正是深中通道通车及要素流动“火爆”所带来的启示。

作者:施维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副主席)

文字编辑:刘圆圆

新媒体编辑:杨明珠(实习)

审核:周佳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