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60%!国产“救命神器”突破“卡脖子”,反向卷到海外

2024-09-03 20:00:53 - 天下网商

降价60%!国产“救命神器”突破“卡脖子”,反向卷到海外

AED的生死时速。

“有人晕倒了!”

一个普通的早晨,成都一所中学里,学生正在进行晨跑。突然有个男孩倒在跑道上,班主任发现后,迅速通知了校医和体育老师。校医检查确认无呼吸、无意识,随即开始心肺复苏;1分钟后,体育老师带来了两周前学校刚刚采购的移动AED设备,并快速连接AED进行除颤。很快,学生恢复了呼吸和意识,被随后到来的救护车送往医院。

郑杰从事心电急救领域27年,他听过无数个这样的故事,每次仍会被触动,“每台被使用过的AED背后,都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可以免于失去亲人的伤痛。”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SCD)发生率为41.8/10万,也就是说每年发生约50万例。9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之外,在病发后的4分钟内进行抢救,成功率可以达到50%以上,所以被称为“黄金4分钟”。而AED便是与死神抢时间的最重要设备。

尽管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但是AED的普及率却极低。5年前,郑杰与另外两位合伙人创办维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时候,国内AED产业正经历从无到有的阶段。

就在这几年间,国内AED自研技术不断突破,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价格也从每台三五万大幅降低到万元以内,为AED的进一步普及奠定了基础条件。

降价60%!国产“救命神器”突破“卡脖子”,反向卷到海外

在创立维伟思之前,郑杰已经在心内医械领域工作二十多年,“我当时负责一家外企的中国区销售,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脏类疾病患者的人数急剧增长,但是国外器械价格高昂,也很少针对中国市场做产品研发,国内心内医械领域存在很大市场空白。”

彼时,以美国为例,公众场所配备AED已经是立法要求的项目,美国企业产品在美国上市后形成规模和技术的垄断。这些产品到中国市场,售价都在三万元以上,C端消费能力不足以支撑行业规模迅速扩大,而B端客户缺乏采购动力,价格成为其在中国市场推广的最大掣肘。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人员密集场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随着政策层面的推动,国内AED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多家头部医疗器械公司开始重投AED产品的研发及三类医疗器械的申报。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简称,体外除颤要解决有效除颤波形下的高压除颤技术,以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自动判读的心电算法技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及工程试验积累技术。同时也需要国家在该类产品的市场准入法规上有注册指导原则,以便国产产品研发设计有标准可依。在技术方面,除颤器的核心硬件包括芯片和高压电容早前长期被海外产品垄断,随着国内材料工程的发展,已经逐渐突破“卡脖子”问题,国产AED具备自研生产的能力。

2019年,国内头部医疗器械公司迈瑞医疗,拿到了第一张AED的国产注册证。“当时我们已经能看到,国内外的AED产业呈现出两种发展态势,国外步入寡头局面,市场成熟,品牌缺乏创新动力,产品更多地适配欧美地区的医疗场景,国内则是一派自研创新的热潮,并且针对更多实际的使用场景做产品升级。”

在技术日益成熟和市场扩容的背景下,2019年,郑杰和另外两位合伙人一起创立维伟思,主攻便携可移动的掌上AED。

降价60%!国产“救命神器”突破“卡脖子”,反向卷到海外

天下网商

齐头并进,国内AED进入发展快车道

前不久,西安发生过一起车载AED的成功救助案例。

一位喜欢踢球的车主,平时会在车后备箱里放一台AED以备突发情况。7月26日,他在商场门口突遇一位倒地患者,这位车主学过简单的急救知识,判断出对方心脏骤停,就立刻取来车里的AED,给患者贴上电极片,机器自动检测并提示患者需要电击除颤。除颤完成后,患者开始自主呼吸,恢复窦性心律,在场的120医护人员把患者送往医院。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AED的成功救助,有两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覆盖范围要足够广,发生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护时间只有4分钟,200米半径内有AED产品,患者才能获得比较及时的救援;二是产品要能简单快速上手。普通人在紧急情况下,也要能成功使用AED来除颤。

降价60%!国产“救命神器”突破“卡脖子”,反向卷到海外

基于此,AED目前在国内的应用模态,有两大趋势,即产品的移动化和智能化。

移动化是为了可覆盖范围更广。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非常高,在一个智能互联的城市环境中,除了固定摆放的AED,车载的AED相当于一支可移动的救援队,可覆盖的区域要比固定在墙上的大得多。“维伟思目前的主研方向就是小型、可移动的AED,正面手机大小,可以随身携带,这也是国产AED相比国外品牌的创新突破点。”

智能化是要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率。郑杰表示,“欧美医疗资源相对丰富,AED普及较早,但是国内对AED的认知度还不够高,所以产品要尽可能降低使用门槛,让普通人也能快速操作。”

郑杰告诉《当代企业》,维伟思的AED产品目前已经成功救援过20多人,患者年龄从16岁到70多岁,跨度非常大,“患者救治成功后,我们可以接收到其心电恢复返回的数据,这是我们觉得最有意义的时刻。”

目前,国内大概分布着30万台的AED,和美国的380万台、日本的240万台相比还有差距,且各省份地区的AED覆盖面积也存在很大差异,“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推动力度大,AED的覆盖率比较靠前,像深圳AED分布最多,大概在7万台左右。”

降价60%!国产“救命神器”突破“卡脖子”,反向卷到海外

当下,国内AED产品的需求场景正从政府采购、公共领域配备AED,向企业、教育、体育、旅游等领域延展。“很多城市的中小学都开设了心肺复苏及AED使用培训的课程,大学、社区等也开始组织救生志愿者的培训。”

据天猫健康数据显示,2023年,家用便携式AED销售额同比增长60%。在接下来几年间,国内AED的市场将持续扩大,规模预计突破千亿。

相较于国内AED市场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全球一代AED发展了30年,特别是欧美AED市场起步较早,产品的普及率高,但设备大多固定安装,难以灵活应对紧急情况,使用率不到千分之一。

与此同时,海外AED品牌产品迭代缓慢,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场景的具体需求。这也为中国AED品牌提供了市场缺口和超越的机会。

“AED产品本身有10年的汰换期,包括电极片和电池也需要日常维护,国产AED比国外同类产品便宜了60%,已经逐渐在海外打开市场,我们的产品已经进入英国、荷兰、丹麦以及东盟部分国家,海外销售额已经趋近整体的三分之一,而且增速很快。”

郑杰表示,在全球市场,已经认可便携化掌上AED产品作为第二代AED,正在展现出迭代替代的趋势,维伟思目前正在申请CE(欧盟强制性认证),“德国、法国等警队系统已经考察过我们的产品,只要拿到CE,他们都希望可以汰换成我们这种便携式的产品,因为他们摩托出警时有随身携带AED的需求。”

降价60%!国产“救命神器”突破“卡脖子”,反向卷到海外

据天猫健康发布的《健康消费趋势洞察》显示,医疗器械“大件变小件,医用变家用”正成为消费新趋势,越来越多普通家庭在综合考虑成本、便携、智能化等因素后,选择自购便携式AED设备。随着国内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加之政策引导、公众意识提升,催化了国产AED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国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又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价比、丰富应用模态,足以应对海外市场的竞争。

随着维伟思、迈瑞、久心等国产AED进一步渗透海外市场,更多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中国医疗器械正逐步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与接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