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沪语乡音讲述社区生活,将非遗传承揉进社区治理
转自:上观新闻
徐汇区天平街道天平居民区部分房屋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左右。在这片“老土地”上生活着不少“老上海”,他们讲“沪语”,唱“沪剧”。天平居民区党总支立足于社区的历史文化,整合辖区优势资源,积极发挥“沪语”“沪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推出“沪语天地”居民自治品牌,打造专属社区的特色自治团队。
“老土地”挚心比亲,社区照护“有盼头”
在天平居民区党总支的动员下,结合关爱重点人群工作,居民自治团队发起“两老焕新”行动,扎根于“老土地”,关心“老朋友”,迈向“新生活”。志愿者杨阿姨积极响应,她帮扶社区里的一户纯老的兄妹家庭,时常上门慰问并解决家务,还给予老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陪同老人出门散心,参与社区活动等。
志愿者朱阿姨的照护对象是曾与自己父母共事的一对老夫妻陆阿婆、王伯伯,他们年事已高,居家生活多有不便,朱阿姨铭记两位老邻居在自己幼时给予的照顾,将这段深厚“老情谊”转化为帮扶的动力,每次都是有求必应,风雨无阻。陆阿婆离世后,朱阿姨与其子帮忙一同料理后事,并一如既往照顾着90多岁的王伯伯。朱阿姨俨然将二老视为至亲,将心比心。
从手头到口头再到心头,“两老焕新”行动通过动动手、聊聊天、打打气,为“老土地”上的居民解决了生活的困扰,给予精神慰藉,破除社区融入的阻碍,让老人们在家宅里外的各种事情上都能安心无忧。
“老娘舅”挺身而出,矛盾调处“有苗头”
上海市优秀志愿者陈清娣是“沪语天地”自治项目的负责人,积极推动自治团队开展活动。退休至今,她不仅是团队里的“主心骨”,更是楼道里的“老娘舅”。平安志愿者、消防安全员、晚霞排舞队都有她的身影。
一次小区内有居民出门未关火,住在顶层的她敏锐察觉到气味异常,立刻奔下楼及时处置,消除火灾隐患。她说:“对我们这种老式房屋而言,安全尤为重要,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在每年元旦、春节、国庆等重大节点,她都会主动参与维稳巡逻和值守巡视。团队中的另一位“老娘舅”王老师已60多岁,他和爱人不仅一起照护楼道里的独居老人和残障人士,在他的感召下,楼道上下数十位热心居民也加入了楼组服务中,还一同筹集钱款来改造小区车棚。
楼道是居民们迈出家门的第一步,也是社区参与的第一步,更是极为关键的一步。通过“老娘舅”们的身体力行、示范引领,展现了老上海里弄乡情的文化底色,让居民们在楼道上下事事都能感到贴心,也体现了社区治理中居民作为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老伙伴”协同出击,辖区共治“有奔头”
辖区内外还有着许多“老伙伴”,一类是长期以来的共建单位,另一类是社区自发形成的居民团体,自治团队积极与这些“老伙伴”协同合作,参与到为居民服务的行动中来。
第一医药商店与自治团队共同开展医药科普和简单病症自查讲座;中信银行为居民提供财务咨询和金融服务;上海沪剧院派出老师为自治团队开展沪语活动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撰写沪语剧本,设计沪语文案;汇星幼儿园以及南模初级中学的小朋友们组织小小志愿者队伍来到社区里参与沪语宣传与沪语表演。居民团体中较活跃的合唱队、健康小组以及书法爱好者都参与到沪语艺术表演活动和社区志愿服务中,为社区营造出浓厚的沪语氛围。
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协调下,自治团队和各个单位团体不再是社区里的“散兵”,形成了特点明晰、供需互通的资源网。各类活动也不再是散碎零星,汇聚成相得益彰的大舞台。
“老故事”共同演绎,文化传承“有噱头”
天平居民区充分调动共建单位上海沪剧院的资源,推动自治团队以沪语文化、戏剧表演为载体,开展社区自治活动。通过“学—讲—演”系列活动,带领社区居民学习沪语词汇,传承方言历史;讲述沪语故事,强化文化认同;表演特色剧目,激发治理活力。自治团队面向社区里的“一老一小”人群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开设“沪语一堂课”活动,向大家介绍沪语文化;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带领大家一起阅读沪语读本;开发“共演一出戏”,组织大家结合社区议题或实事活动自主编排沪语剧目。
据了解,自治团队根据“楼道堆物”“社区平安”等排演的沪语情景剧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称赞。居民区也将继续联动社区多元主体和丰富资源,用沪语乡音讲述社区生活,将“非遗”传承揉进社区治理。
图片均为资料图
记者:曹香玉
编辑:叶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