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2023-10-13 17:10:17 - 成都商报

当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共同目标,当楼市调控新政给城市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摆在企业和购房者面前的,是新一轮如何选择的问题。

品质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能不能够一步一步做强?

品牌和品质竞争力是如何打动客户的?

如何在市场里相对持续的获取份额,体现企业优势?

中信城开,万亿央企的成都代表,复盘中信城开在成都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晰看到,无论行业底层逻辑和游戏规则如何变化,综合实力足够的实力央企,无论是面对机遇或是挑战时,都时刻能体现出央企的担当和信心。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01#

万亿央企的成都成长逻辑

西博城,中信戴卡凯斯曼,都江堰、郫都区蜀都新城城市规划,兴隆湖最美水下书店,天府新区中央法务区示范项目,麓山板块网红楼盘“麓山上院”、川西建筑文化代表蜀韵别院“山河赋”……

可能很难想象,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项目竟然都出自一个央企中信集团之手。这家以城市开发运营业务为核心的万亿央企,在成都不仅打造了城市级的地标,也同步为成都人打造了美好生活空间。

中信城开显得十分低调,这与中信城开母公司中信集团的背景有关。

中信集团是横跨实业及金融领域的大型央企,业务涉及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等领域。作为万亿央企,中信集团曾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窗口,在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创新。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图据:中信城开官网

作为中信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信城开以产业运营、地产开发协同发展为主营业务,打造城市区域新中心。驱动城市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中信城开的业务核心。

可以这样理解,中信城开是一家站在城市发展背后的企业,在成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他的作用是推动城市前进的推手。

据了解,中信城开进入成都15年,在城市区域转型开发上,开疆拓土,已累计实现一级开发约1.3万亩;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中信城开投资总额超200亿元,开发总建筑面积约294万㎡,打造了包括麓山上院、山河赋、中信云栖谷、中信未来城等多个品质项目。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中信城开·麓山上院实景图

在成都的城市建设中,中信城开持续贡献着央企的推动力。

02#

藏不住的基建担当身份 

中信城开并不是一家简单的以开发为主业的央企,他的盈利模式甚至不能以简单的销售收入来总结,了解了中信城开的企业内核和核心业务范围,就能明白为什么成都规格最高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可以出自中信城开之手,也能理解为什么他能打造出麓山上院等代表项目。

梳理中信城开在成都的代表作可以发现,城市地标、城市更新项目占据了半壁江山。

之所以在这些重大项目中被委以重任,一方面与中信城开在基础设施、工程建造方面行业排头兵的地位有关:

由中信城开打造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是中国西部最大的会议会展平台。

这个坐落于天府新区的超级地标,在施工工艺上也是标志性建筑。西博城整个展馆采用“无柱设计”,项目用钢量达16万吨,获得国内钢结构行业最高奖项——中国钢结构金奖。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实景图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被誉为最美水下书店的兴隆湖中信书店,以“一本填上掉落的书”为灵感设计,近一米深的水下玻璃幕墙,营造了置身水下世界的阅读体验,巨幅玻璃对水压的承受力,也是建筑工艺上的突破,这个出自中信之手的最美书店,不仅体现了中信城开的审美,也展示了其高超的建筑工艺。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兴隆湖最美水下书店“湖畔书店”,图据:成都发布

在成都城市建设中扮演“基建担当”的身份,被委以重任的另一核心原因是:中信城开“地产+金融+产业”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

有了资金实力的保障,也有了打磨作品的支撑力,读懂中信城开独特的发展模式,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信城开在打造房地产项目时,会有超越周期的能力和判断力。

03#

机遇和挑战,品质时代的品牌责任

当房地产进入下半场,行业深度洗牌之际,新的机遇和挑战重现,谁在向上发展?

中信城开以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在品质时代,悄然崛起。

去年下半年,中信城开“接手”佳兆业多个项目,佳兆业南山东角头项目、金沙湾国际乐园、航运红树湾等四个深圳核心项目股权变更,合作方均指向中信城开。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金沙湾国际乐园实景图,图据:中心城开华南

据悉,该股权变动是中信银行、佳兆业与中信城开三方以服务信托模式进行的合作,中信银行是债权人,中信城开是融资代建角色,提供一定盘活资金,用于后续项目建设和开发经营。这是中信城开“地产+金融+产业”模式的代表。

与以前房企的抄底模式不同,中信城开利用中信系在金融方面的优势,从输血到对症下药,直至项目盘活,解决销售的根本性问题。

金融背景无疑是这一轮中信城开高调重返主战场的实力之一,而中信多年来一直在开发领域的坚持,也成为中信城开此刻拥有话语权的原因之一。

中信城开在成都开发了麓山上院、中信未来城、云栖谷、山河赋等项目,这些与城市运营的“大事件”相比的“小事”,却是中信城开重视的央企实力的另一面。

04#

中信城开,做好最重要的一件“小事”

中信城开,在企业诞生之初就被定位为城市运营者,在参与城市综合开发运营的过程中,他更有能力掌握一个整体区域的规划,也更容易判断出区域发展前景。

所以落到具体项目开发这种“小事”时,中信城开央企背景赋予项目的优势就更为明显。

以麓山上院为例,中信城开参与了天府新区的规划与建设,不仅建造了代表性的地标西博城,更是参与了区域内的一级土地整理,所以当麓山上院选址时,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打造了一个天府新区具有代表性的洋房项目。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中信城开·麓山上院实景图

同时中信城开以央企的责任,在打造麓山上院的过程中,一直以改善品质作为标准,在同行追逐更大面积,更高总价时,麓山上院坚持以改善品质做好中小面积段产品,践行了央企民生地产的责任。

由中信城开与空港发展双国企联合打造的山河赋项目,则从产品力的角度,立正了国匠视野下的墅居产品有何独特之处。

山河赋的城市墅以及墅居洋房,恪守以居住为核心的使用属性,由衍生了建筑与自然融合墅居本质,以蜀韵别院为文化基地,让购房者在改善居住选择时,能够有一步到位的可能。

建了这么多地标,为什么还是觉得这件“小事”重要

中信城开·山河赋实景图,图据:中心城开中西部区域

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中信城开在提升城市价值和市民美好生活方面,一直勇毅前行。将自己定位为“民生地产企业”,把为购房者打造美好生活作为最重要的事,用万亿央企干好大事的能力呵护每一个人美好生活这件“小事”。

在新一轮的房地产周期调整中,中信城开或以这样的担当,在不确定时代中成为逆势而上,成就其最重要竞争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