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卡脖子”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2022-01-13 19:00:00 - 媒体滚动

科技自主突破是一条很难的路,但也是唯一的路。

01

“卡脖子”历来已久

这几年里,“卡脖子”之痛,感受十分强烈。

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科技战、贸易战各种方式遏制中国,我们的发展受到严重挑战。

今天我们主要是造不出芯片,仰望光刻机巨头阿斯麦。但实际上,“卡脖子”是历来已久的事情。

突破“卡脖子”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在芯片之前,中国工业和科技被卡脖子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电视屏幕、操作系统,中国曾经拥有六大家电巨头:TCL、海信、康佳、海尔、长虹、创维,但是没有自己的面板产业,电视曾十分依赖外企。

再往前,家电都会被卡脖子。日本家电最鼎盛时期,坊间曾流传一个说法:“日本家电有三条生产线,一流产品卖给日本本土,二流产品出口欧洲,三流产品卖给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某外企把本国淘汰的生产线卖给中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都是最顶尖的一流产品。

再往前,我们造不出好的冰箱、洗衣机。甚至再之前,中国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运动鞋都是外国制造的。

这几年来,感受深刻是因为华为事件,还有海康威视、小米等,越来越多的制裁让我们有切肤之痛。但同时也让我们清醒认识到——大国竞争的本质在于科技,没有强大可控的自主科技,早晚会被人卡脖子。

放眼国际社会,也是一样的。

2020年日韩贸易战,韩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半导体生产制造国之一,但日韩贸易战,韩国就在关键材料领域被日本卡了脖子。韩国虽然在芯片、存储等一些产品上领先,但在生产半导体所用的氟聚酰亚胺、光刻胶等材料上完全受制于日本。最终,束手无策,甘拜下风,受制于人。

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系列操作,让中国无论是从高层还是企业家、还是民间大众,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十四五”规划的首要规划之一就是科技创新,甚至到205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核心主线都是实体产业与科技。国家也多次强调“科技攻关要摒弃幻想、靠自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些重大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攻坚克难”。

02

我们所经历过的突围之战

别人卡脖子,不代表我们不能突围。

实际上,越是卡脖子的领域,中国企业家凭借满腔热血的产业报国之心,越是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今天的服装、运动鞋是中国的天下,安踏是新国货代表。今天的中国家电,都是世界顶尖的,反倒是日本家电产业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还有汽车领域,中国曾经希望用市场换技术,几十年来,市场大门打开,但是核心的发动机技术一直被控制在老牌汽车大厂手里,丰田、三菱、大众、通用,牢牢掌握着技术密码。

中国选择的方式是换道超车,选择的方向是新能源汽车,我们看到了宁德时代的崛起,看到理想、小鹏的崛起,如今中国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全球领先。

所以,被卡脖子不可怕,只要我们逐个击破。

在国家层面,无论是政策、还是荣誉体系,都鼓励自主创新。比如近期的“2021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10个人中,有9个是实体企业家。包括TCL李东生、赣锋锂业李良彬、中车集团孙永才、华熙生物赵燕等。

突破“卡脖子”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其中李东生是实体企业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带领的TCL华星是中国产业突破“卡脖子”难题的一个标杆。

TCL华星与国内其他企业联手打破了日韩企业对面板的垄断。先前国产手机买三星屏幕,现在无论是小米12、还是华为手机,很多都采用国产屏幕。

原本说中国“缺芯少屏”,现在“少屏”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我们已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

给李东生的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他是中国智造全球化的探路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干家。他创业40年,带领TCL穿越周期,从一家地方小厂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产业集团,涵盖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产业。他坚持技术为本,构建全球研发体系,在前沿科技领域持续性战略投入,树立企业自主创新的标杆。”

他的创业故事,代表着一种长期主义精神。

当年,液晶显示面板,起于日本的须羽精工,成于日本的夏普。日本品牌的电视曾经是中国市场上质量最好的。那时的各大中国企业,均包裹在日本技术的华美外衣之下。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国内都没有一条可投产的生产线,绝大多数市场份额,都被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中国企业想要从中抢夺蛋糕,很难。

可是没有办法,苦无技术,中国大陆彩电厂商就不得不耗巨资,从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厂商手里采购液晶面板等关键零部件。那个时代,虽然彩电高价难求,但大陆电视厂商一直在利润边缘挣扎,经常陷入亏损,沦为给面板厂家打工。

当年的液晶电视什么价格?2005年一台32吋液晶电视机,价格高达5000元。要知道2005年北京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1.69万元。然而一台彩电中,60%以上的成本,都是面板成本。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一个中国人买一台国产液晶电视,大头却让国外赚走了。

这个由日本创造的产业,给日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日本并没有在该领域占据持续的主导地位,韩国花了不到十年时间,把日本企业挤下世界第一的宝座。

很早之前,李东生就意识到上游核心技术和产业是产业链突破的关键点。而韩国取代日本,更印证了其观点的可行性。这也让李东生更加坚定了信念——必须走自力更生和自主研发之路。

2009年,李东生拍板上马华星,专注于半导体显示技术,成为当时深圳投资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

资料显示,TCL当时投资了245亿,自主建设t1产线,以当时TCL的体量,投资这个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百亿级工业大项目,要冒极高的风险。

但华星也算不负众望,达产当年即实现赢利。华星t1产线是我国首条借自主创新建成的高世代面板线,打破了日韩企业在半导体面板领域的长期垄断。

李东生当年下定决心自主创新,一方面是看到韩国企业靠“液晶面板+电视制造”的垂直整合模式的成功,认识到不向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上游关键领域进军,就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还是加工组装型的初级企业。

另一方面,TCL本身有电视业务,可以消化华星光电部分产能。再加上李东生坚定走全球化道路,将来TCL华星的产能会更加释放。TCL华星投产后,也确实成了TCL的“奶牛”。2021年,TCL(集团)整体营收超过2500亿,华星功不可没。

2017年,中国大陆厂商显示面板规模首次超过了韩国,升至全球第一,创造了属于中国的面板市场,为中国争夺了话语权。2019年起,TCL超越韩国巨头LG,站稳了全球第二。

随着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崛起,TCL率先开始布局印刷OLED、MiniLED、MicroLED等,在新一代产业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03

技术十年为功,成就显示突围

事实证明,在事关国之重器、核心技术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必须自己干,坚持长期主义、必须“板凳要坐十年冷”。否则就像疫情下的中国传统汽车产业,因为缺芯,有的车企销量扑街,有的缺得离谱,还有的生不如死。就像雷军在传记《一往无前》中记录的那样,他要远赴韩国三星总部向人家道歉。这些都是关键技术被卡脖子之痛。

TCL的成长路径亦如此,从零进入TFT-LCD,到入局中小屏,再到LTPSLCD和柔性AMOLED全面追赶,长年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研发投入已超过百亿。

众所周知,显示面板行业都是高资本投入的窄口径行业,产线投入巨大,一条产线数百亿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说白了,这就是一个重投资、低利润的行业。但是,最终突破就酝酿于这漫长的坚守中,就像中国面板的突围之路。

技术探索没有尽头,要不断拓宽业务边界,企业必须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企业没有休息的时间,因为你的对手还在努力。目前,TCL华星光电已布局9条面板生产线、5座模组工厂,投资金额超2600亿元。

据我们了解,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TCL华星累计专利申请数51590件,累计全球专利授权数17881件,其中发明专利超99%,自主专利已广泛覆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美国专利授权数总计5962件,位居中国大陆企业前三;PCT国际申请量13269,位居中国大陆企业前三。

突破“卡脖子”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这些专利或许短期内不能转化为账面收益,但就像非洲有一种草叫做尖毛草,6个月才长一寸高,但是雨季来了以后,就可以长到2米。因为尖毛草只能长一寸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强大的根系,所以等到水来的时候它可以迅速长成。技术积累正是这个道理。

TCL华星有望在前沿技术上进行突破。但前提是,必须率先进行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必须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这是一件很长期主义的事情,也是一条必然的路。

04

耐住寂寞,迎来逆袭

无论是TCL的突围之路,还是动力电池和电动车的弯道超车,以及之前的家电、服装等产业的崛起,中国都在冲破各个卡脖子的难关。

这其中的关键,一是国家大国崛起的决心,二是我们有一群敢打敢拼敢闯的企业家,以及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科技自主突破是一条很难的路,但也是唯一的路。但这一切是值得的,因为科技突破向来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级增长。

当一项新技术在初期,谁都不认可、市场不接受之时,企业家要看清方向、承受很大的压力,耐得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寂寞,坐得冷板凳,才能有所成绩。

突破“卡脖子”首先要耐得住寂寞

智能手机是这样,特斯拉的电动车也是这样,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一旦实现突围,从0到10%,进入导入期,大众开始接受,而从10%到50%,就迎来爆发增长期,大幅崛起、大幅渗透,前景无限。

TCL的半导体显示技术,如今已打破垄断并逐渐实现全球领先,十几年的付出和寂寞,得到了回馈,如今就站在一个加速爆发期。

让我们祝福敢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因为有他们,中国人无惧卡脖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来中国,要走一条条更艰难的路,这也会是一条条辉煌壮丽的突围之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说:

“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这造就了一切的不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