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菜场作家”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2024-01-13 15:00:19 - 北京晚报

看“菜场作家”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陈慧与她的小推车。

别人观望她,她似乎也在推敲别人。我偶尔去她的屋里洗个手,她拉着我闲聊一会儿,慨叹一声:“阿三!侬真可怜!”一个七十多岁还奔波在外的瘪嘴老太太和一个远嫁异乡奋力谋生的中年离异女人,谁更可怜?谁更可惜?我觉得大概是不分上下的……

——节选自《在菜场,在人间》之《菜场忙人》

2023年的最后一天,陈慧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三本书《在菜场,在人间》。当记者联系上这位被称为“菜场作家”的46岁女子时,她一边麻利地把菜场和家的定位发过来,一边用微信语音大声又有些腼腆地说,自己还从来没有跟人在菜场讨论过文学呢!陈慧说:“菜场不大,何况我又是个‘显眼包’。你肯定能找到我!”果然,当记者来到梁弄菜市场时,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就找到了在小推车前跳健身操的陈慧。见面第一句话,她说,不要叫我老师,叫我三姐就可以,大家都这么叫的。

“我卖东西比出书名气大”

“阿三,给我一块钱的创可贴。”来到余姚梁弄镇,如果你要打听“女作家陈慧”恐怕不太容易,但要找一个叫阿三的日用百货小贩,只需要随便拉上一个路人问问就会有结果。陈慧在家中排行第三,阿三是她的乳名。“在梁弄镇,我卖东西的名气比我出书的名气大。”

以前,陈慧的丈夫在市区上班,一周只回来一趟,看管孩子和赚钱补贴家用的重担全落在她的肩上,在菜场摆摊恰好能平衡这两项责任。2006年的初夏,剖腹产生下孩子才九个月的陈慧,就跑去菜场摆起了地摊。陈慧回家把儿子的旧童车改装成一辆简易手推车,这样,既不用争抢位置,还提高了做生意的灵活性。当时的陈慧大概不会想到,这辆装满百货的小推车,自己一推就是十八年。

写作从自娱自乐短文开始

凌晨四点二十分起床,喝杯热水,顺手把早饭做好,看半小时书,到六点了推着装满百货的手推车前往菜场。上午结束工作后,再把两百多斤的手推车推到菜场附近的姨妈家,补齐卖掉的货物。下午则是午休,阅读和写作。这就是陈慧的日常一天。

陈慧家中最醒目的是三个书柜,汪曾祺散文、孙犁全集、苏童的《黄雀记》、莫言的《蛙》,还有数期《小说月报》……“没有输入哪来输出?没有阅读一切都是白搭。我如果刷三天短视频,脑子里空空如也,要是读三天书,写东西的感觉就很不一样。”

2010年,陈慧开始尝试在QQ空间写一些日记般自娱自乐的文字。她称自己当年的写作是“黑夜里射乱箭”——没有明确方向和目的。当时,一群余姚的文学爱好者在余姚新闻网阿拉社区的舜江文苑形成了一个文学阵地,陈慧把自己的几篇文章贴了上去,很快引起了关注。没多久,余姚日报的《河姆渡》文学副刊上刊登了她的一篇散文《莉莉的黑狗》。

2016年,陈慧注册了一个名为“陈慧家的后花园”的微信公众号,坚持每周至少一更,目前已写下近六百篇原创内容。陈慧所出三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这个公众号。

时间没有辜负这个充满灵性的写作者。2018年,在宁波市政府“文学精品扶持项目”的帮助下,她把33个温情又残酷的人生故事集结成册,出版了《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2021年又出版了《世间的小儿女》。

“劳动者自我书写”渐成力量

在陈慧看来,她从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写作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如果非要说写作有什么独特之处,那就是它的真实。从我脑子里、心里出来的东西,任何人都无法模仿,它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陈慧说。

尽管如此,陈慧和她的写作实际上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学力量。如果关注2023年的文学版图,“劳动者的自我书写”在非虚构作品中的位置格外耀眼。王计兵的《赶时间的人:一个外卖员的诗》与胡安焉的《我在北京送快递》成为现象级作品。陈慧向记者透露,自己的第四本书《追花人》已经交到出版社手里,预计今年夏天就能与读者见面,写的是她与养蜂人共同度过的四个月。

当劳动者开始自我书写时,他们写下了什么?除了向陈慧的书中去寻求答案外,她公众号的简介或许就是最好的回答:看一个常年扎根于某菜市场的女二道贩子写趣事趣谈,写花鸟虫鱼,写市井百态,写红尘温暖,写你我身边的普通人,用心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据央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