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区:以“文化礼堂+”助推乡村振兴
转自:嘉兴日报
■撰文姜丹青李玲
图片由南湖区委宣传部提供
“这周五晚上社区礼堂夜校要开古典舞班,零基础就可以上,我们一起去吧!”“太好了,我最喜欢画画了,来村里上课的文化特派员沈老师很耐心。”“我和老伴没事就喜欢去文化礼堂轧闹猛,演出多得来。”……如今放眼南湖区,一应俱全的文化礼堂里人气十足,村(居)民笑逐颜开。三级文化特派员的加入,更激活了文化礼堂“一池春水”,成为村(居)民茶余饭后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非遗传承、文化艺术、红色宣讲……今年初以来,南湖区在“文化礼堂+”实践中积极创新,继续锚定打造“红色礼堂示范区精神家园新高地”目标,深化“建管用育融”一体化,推动文化礼堂成为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文化特派员亮“绝活”
合力把文化成果写在农村大地
“我们坚持‘做好实事’与‘讲好故事’相结合,在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放大文化特派员工作声量。”南湖区文化特派员三级工作组组长、市级文化特派员俞华良表示,南湖区依托三级文化特派员,全力链接更多优质文化资源,赋能乡村发展。
据悉,嘉兴市、南湖区立足工作实际,动态优化人员配置,目前南湖区共有三级文化特派员27位,其中省级1位、市级13位、区级13位。这些文化特派员扎根农村“摸需求”“送服务”“种文化”“立品牌”,打通文化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南湖区做好结合文章,将文化特派员工作与文化礼堂迭代提升相结合,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同时,找准不同领域的文化特派员、不同方向的特派项目之间的合作契合点,推动实现“1+1>2”的叠加效应。
俞华良驻点在新丰镇竹林村,他与驻点新丰镇净相村的文化特派员毛根甫一拍即合,将竹林村的勤廉文化品牌和非遗农民画相结合,合力打造“竹林+净相”片区诗画乡村品牌,进而擦亮新丰镇“诗画小镇”文化IP。
同时,南湖区发挥文化特派员在专业领域内的资源优势,一方面结合“礼堂日”“我们的节日”“春泥计划”等载体,协助村(社区)策划开展理论宣讲、文艺展演、体育辅导等各类文体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注重挖掘群众文艺骨干,组建培育本土文体团队,在“种文化”中增强基层造血功能。
市级文化特派员方小峰在大桥镇亚欧社区创设“方老师体育小课堂”,市级文化特派员唐翠在凤桥镇三星村开设“桃娃小将”儿童运动俱乐部……今年夏天,诸多特派员响应“春泥计划”,开展“文化特派”课堂,让辖区青少年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期。
“60后”毛根甫带领“80后”老年学员组团学习农民画,同时培养一批小小非遗传承人,持续壮大乡村农民画创作队伍;驻点大桥镇焦山门村的市级特派员黄辉将“一粟斋”书房打造为当地村民的文学根据地,逐步组建了一支爱阅读、能创作的民间队伍。
此外,南湖区以“见真功夫”的项目为抓手,打造各有特色的“一村一品”。余新镇普光村“普光小木匠”木工研习项目、凤桥镇永红村“花开永红”艺术空间农文旅融合项目、联丰村“王祥里音乐艺术村”项目……27位文化特派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精心浇灌”,27个文化项目正在逐步落地开花。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文娱中心记者余雯雯经过前期调研,和南湖区相关部门、新丰镇以及净相村协商共议,提出了“‘净相槜李礼尚往来’文化浸润乡村振兴”项目,通过打造一条“槜李”文脉、一份净相好“李”、一座槜李文化中心、一条吴越文化体验线路等,进一步打响“槜李”IP文化品牌。今年南湖区新丰镇槜李上市时节,用融媒体平台进行对外传播,让“槜李文化村”文旅品牌更有辨识度,也有效拓展了农文旅融合产品,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礼堂天天“营业”
筑起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高地
歌伴舞《我的小小村庄》、舞蹈《田耕欢歌》、情景剧《约定》、武术《非遗查拳》……10月30日晚,余新镇普光村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礼堂文艺秀赋美展风韵”精品文艺节目展演暨余新镇“一村一品一堂一韵”路演活动在此精彩上演,点燃了现场群众的激情,赢得了村民的阵阵掌声。
该活动是余新镇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工作的具象折射,也是南湖区不断丰富文化礼堂内涵,让文化礼堂成为村民们“精神家园”的生动缩影。
“村K”唱起来,村舞跳起来,“村BA”打起来……南湖区持之以恒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现农村文化礼堂门常开、人常来。今年初以来,南湖区进一步擦亮“村字号”品牌,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仅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歌声蔓延,绽放乡村风采。今年夏天,历时一个多月,南湖区首届文化礼堂“村K”季嘹亮唱响时代旋律。160余名本土参赛者用媲美专业歌手的精湛唱功带来动情演绎,歌声回荡在礼堂上空,为居民群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激情的呐喊声充斥全场,2024年南湖区农村文化礼堂“全民健身季·我们的村运”男子篮球赛在今年夏天带来一场场精彩的对决,8月10日的总决赛更是嗨翻全场,上演“绝地”逆袭。
“‘村BA’就办在家门口,吃好饭放下饭碗就赶来看球了,这也是场增进邻里感情、展现竞技文化的体育盛宴!”决赛当天,余新镇普光村村民吴光明说出了诸多观众的心声。
同时,南湖区把准文化服务“民心向”,推出的“礼堂夜校”成为居民群众追逐的新生活、新时尚。通过挖掘辖区能人达人、学校老师及三级文化特派员等公益师资力量,利用晚上这一黄金时段,常态化开展固定授课,火爆异常。如七星街道湘南社区“礼堂夜校”共开设9大类78堂相应课程,受益居民3500余人次,“圈粉”大批年轻人参与。
南湖区还积极推行文化礼堂(家园)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机制,让阵地建管用育“社会合唱”愈发响亮。例如新丰镇丰南社区因地制宜探索文化礼堂社会化运行方式,引入“礼堂合伙人”,与辖区内的社会组织、艺术培训机构、教师志愿者等形成合力,在社区的文化礼堂内开“夜校”、办课程,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截至目前,南湖区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47家、社区文化家园57家,成功创成全省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区,并实现省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镇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