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涨大跌问自己一个问题:市场知道什么?
2016年一月,美国知名投资者霍华德马克斯在写下了一篇备忘录叫《市场知道什么?》
时逢美国股市快速下跌,纳斯达克指数在1月头2周内下跌了10%。市场担忧中国经济衰退会影响全球经济,也担心美国股市多年的牛市要终结。虽然现在回头来看,从当时到现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220%多,但是在当时那个环境下,投资者仍然有许多担忧。
霍华德马克斯在这篇备忘录里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市场是投资者观点的集合,它并不具备高于平均水平的洞察力。但是却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情绪。长期的市场共识可以拉近价格和价值的距离,但在短期里,市场共识未必是正确的。如果你根据当下的市场共识来做投资决策,很难取得超额收益。
近期的行情就不用我赘述了,冰火两重天,一边是牛市,一边是熊市。
许多投资者发问:
市场风格强弱对比鲜明,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肉眼可见,为什么很多基金老将没有快速转变投资风格?
我们同样要问一个问题:
市场知道什么?
如果你觉得市场总是能正确地反映出基本面信息,以及事物发展的趋势,那么买入持有一个指数基金或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但投资者要想从市场上获得超越平均水平的收益,需要能找到市场犯错的地方,而这通常有两个维度。
一是在市场对恐惧反应过度的时候,买入那些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并且等待合理价格的回归。
二是在市场对于乐观信息反应不足的时候,买入那些还能继续上涨的股票。
这两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投资者和市场环境,并没有严格可证明的对错之分。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后者明显更为适应。在国内外疫情,碳中和政策,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加持下,许多成长股不断超预期。“追高买入还能涨”成了许多了人共识。我们要思考的是,在许多人都已经给与极大关注的赛道上,是否能挖掘到市场的误区?市场是过于乐观,还是不够乐观?
市场情绪总是会过度反应,现在的两极分化的价格,反应的只是市场当下的想法。但是市场当下的情绪,是正确的,还是在犯错?
这几个问题恐怕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面对的不确定性都是一样的。
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如果一个基金投资者的超额收益来源是市场的过度反应,那么坚守应该就是标准动作。
不仅是基金经理,作为基金投资者,或者基金的投顾,要为自己和客户取得更好的收益,都需要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市场共识之间的关系。
这个过程中,除了净值会给你反馈以外,媒体的渲染会放大市场的情绪,也放大了市场犯错的可能。
比如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些2005年5月6月,A股历史上最强的全面牛市前夜的一些媒体报道。可以看得出来那个时候的市场环境是的极度悲观的,但这个时候恰恰是一个好的入场时点。
《价值投资理念遭到颠覆》
2005年5月31日
《基金同盟阵营瓦解,业绩表现劣于大盘》
2005年6月4日
《哀莫大于心死》
2005年6月7日
《核心资产分崩离析》
2005年6月16日
《利好频现不改市场弱势》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2018年市场最悲观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如此?
当下最悲观的那些行业,是不是也是如此?
多数人的声音,媒体环境所渲染的情绪,并不总是正确。它能反应当下市场的共识,但未必能指引未来的方向。而极度悲观的环境中,往往可以掘金。
虽然悲观的环境会持续多久,难以预测,但好的结果,值得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