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演绎成语, 岂止“七十二变”
转自:邯郸晚报
宋波正在制作“毛猴”。
宋波创作的成语典故系列“毛猴”作品。
本报记者王丹丹/文王丹丹通讯员宁俊涛/影
“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曾这样描绘过一种非遗——毛猴。
“作为邯郸人,可以用‘毛猴’展现家乡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成语典故,我感到十分自豪。”11月12日,记者走进“毛猴”非遗技艺传承人宋波的家中,只见一个个成语典故被小小的毛猴呈现。
小小“毛猴”有故事
走进宋波的家里,宽大的桌面上摆放着成盒的辛夷和蝉蜕,还有剪刀、镊子、竹签等工具。
宋波告诉记者,毛猴又叫半寸猢狲,是一种民间工艺品,起源于晚清,因其浑身披毛,长相、形态都酷似猴子,所以被称为毛猴。
“这是玉兰花的花蕾,在中药里叫‘辛夷’,一般用它做毛猴的猴身;‘蝉蜕’就是知了壳,用它的头做猴脸,粗壮的前腿用来做毛猴的下肢,后腿做上肢,触须当猴子耳朵,有一些蝉蜕上的毛可以弄湿了做猴子的毛发,非常逼真。”宋波说,古时候用辛夷、蝉蜕、木通和白芨这4种药材做“猴料”。
“辛夷的下端要剪掉,用作身子才能协调。蝉蜕的头直接粘在上端就是毛猴的头。蝉蜕的前肢做毛猴的大腿。后腿细,当作毛猴的上肢。”宋波介绍,工艺毛猴的制作,难的不是做毛猴本身,而是为其布景。三分毛猴,七分道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制作这些场景,宋波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道具,最早是牙签、纸板、树枝、铁丝等物品,后来随着材料丰富了,使用了热熔胶、电脑打印图案等新材料。“材料遍地都是,只要你不断尝试并加以创新,就能变废为宝,创作出意想不到、令人叫绝的作品。”宋波说。
“卢生”枕着手枕安睡,“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做欲摔状,“赵武灵王”练习“骑射”,“燕国人”在桥边学习“赵国人”的步伐……在他巧手摆弄下,一只只小“毛猴”惟妙惟肖地模仿着黄粱一梦、完璧归赵、胡服骑射、邯郸学步等邯郸成语里的人物动作。
为了能更好地用“毛猴”讲成语,宋波将面塑等非遗技艺里的材料引入“毛猴”制作之中。
“比如说,这个‘胡服骑射’中的‘白马’,还有‘完璧归赵’里的‘和氏璧’,其实都是用面塑的材料制作而成。”宋波说,这样能让故事展现得更全面一些。
宋波的大胆创新,使成语典故系列“毛猴”作品得到群众喜爱。每次参加展销活动,他的“毛猴”文创品都能售卖一空。
方寸之间回味经典
“每一个成语典故都有它背后想传达的寓意。比如黄粱一梦,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自己扎扎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把愿望实现。”在宋波看来,在创作毛猴作品之前,立意是关键的环节。
毛猴制作重在拟人,但它面部并无表情,其性格、情绪都通过肢体展现。要平中出奇,就要在猴形动态上下功夫,细心揣摩最传神的瞬间,并在真实的基础上恰当夸张。正因如此,历史上的毛猴多是小品,尤其以表现市井民俗生活为特长。
毛猴有着幽默与诙谐的“基因”,也适宜评说当下生活,或娱乐生活,博人一笑,给人警示。创作此类作品,需要观察生活,看大社会,也要看周边人的小神态,将其浓缩到毛猴中。
“毛猴的爱好者与手艺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很小,毛猴的价值也不在于制作技艺,而是在于制作者的想象力和人生阅历。”在宋波看来,毛猴的创作就像写一部讲述人生酸甜苦辣的书。
毛猴与其它工艺品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一个越做越难的手艺,“因为做毛猴的过程要想的东西太多,随时随地都需要灵感,而且要不断寻求新的材料,创作新场景。”宋波讲述着他在制作毛猴时的感受,如何在方寸之间表现成语内涵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比如在设计成语典故系列作品‘胡服骑射’中,除了用毛猴做出赵武灵王威风凛凛的模样,还需要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像是照片那样,需要选取一个最适合的场景,再制作出最适合的布景道具。”宋波为记者讲解着。
“自己最快乐的事就是静静地坐在桌前制作毛猴,设计出老邯郸的场景,用毛猴来讲邯郸故事。”宋波开心地说。
作为土生土长的老邯郸人,宋波对这片土地情有独钟,感情深厚。用毛猴独特的艺术语言记录着邯郸的故事,用宋波的话说,能让看过的人想起什么、记住什么,就是他创作的意义,他也希望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传承就是做你该做的,有你这代的交代,也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你这一代的存在就没什么意义。”宋波说,自己对毛猴做出最大的改变就是在题材上,讲邯郸本地的故事,他很喜欢在故事里套故事。
“这项技艺要传承下去,咱邯郸的故事也要继续讲下去。”宋波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