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媚因病离世,一个月前还曾亮相公开活动:红斑狼疮为何“致命”?

2023-12-13 18:05:23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周海媚因病离世,一个月前还曾亮相公开活动:红斑狼疮为何“致命”?

12日晚,香港演员周海媚离世的消息铺天盖地袭来,其工作室发文证实这一噩耗。多年前,她被传出患有红斑狼疮,此次发病也有友人透露与红斑狼疮相关。

据媒体报道,11月10日,周海媚还在四川出席了第9届雅安大熊猫与自然电影周闭幕式,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红斑狼疮为何致命?是否有预防、治疗的好方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盛进行解答。

红斑狼疮的致命率高吗?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脏器、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是典型的自身免疫病。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目前,我国发病率约10万分之70;从全球范围来看,亚裔和非洲裔人群的发病率略高一点,总体差异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流行病学数据,红斑狼疮高发于育龄期女性,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人数差异悬殊,比例高达8至9:1,即10个患者中,有8或9人是女性。”

由于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差异度较大,死亡率也会因个体差异和治疗效果而有所不同。

根据研究数据,红斑狼疮的死亡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所下降,这主要归因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方法的改善。“然而,红斑狼疮仍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陈盛说,红斑狼疮的死亡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总体而言,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0年生存率可达到70%以上,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继发感染和原发病的重度活动。”因此,虽然总体死亡率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密切监测和有效的治疗。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定期随访和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降低死亡风险的重要措施。

长期患者和短期急性发作患者有没有区别?

陈盛说,长病程和短病程的红斑狼疮在复发时,临床表现和对治疗的反应会有很多不同,“相对而言,长病程红斑狼疮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器官受累数目、慢性损害和各种合并症比较多,过去长期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也较多,混杂因素多,出现复发时容易症状隐匿,需要和各种其他原因鉴别,因此对治疗的反应相对较差,治疗的难度和复杂度会更高,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才能达到缓解。”而短病程红斑狼疮的复发通常是单纯的疾病原发病活动,对治疗的反应相对较好,通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

总体来说,长病程和短病程红斑狼疮在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合并症和复发情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以减少病情的恶化和合并症的发生。“同时,定期随访和监测也是必要的,可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情况。”

也正因如此,不久前,周海媚还在线上和线下与观众互动,而此后病情急转直下。“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具体原因,但可能与几大原因相关。”陈盛说,第一,病情复发。由于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可能会反复发作。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者治疗不当,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第二,生活习惯。如果在患病期间没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缺乏锻炼等,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重病情;第三,并发症。长病程患者可能存在心脑血管或代谢性疾病隐患,在特殊环境和压力情况下,出现突发的意外事件。

红斑狼疮是否有预防手段?

遗憾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完全预防该疾病的可靠手段。然而,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如:

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少吃富含雌激素的食物,以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血液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症并采取治疗措施;

避免阳光直射,因为紫外线可能会刺激皮肤,加重病情;

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并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某些药物的使用(如避孕药、某些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可能会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风险,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咨询医生,了解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陈盛说,虽然不能完全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但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检查、避免特定风险因素及在需要时咨询医生,都可降低患病风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