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农民“候鸟式”进京务工 “温暖卫士”暖家又暖心
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李如意
早上6点多,在大兴区灵秀山庄锅炉房内,燃气锅炉嗡嗡运转,为一千多户居民送去温暖。司炉工陈江正在锅炉房内巡视,在燃烧器控制柜一旁,他正仔细查看锅炉的各项参数。早上温度低、业主刚刚起床,可以适当把出水温度调高一些。
陈江今年57岁,是张家口沽源县人,平时在老家种菜。今年蔬菜行情好,他承包的60多亩土地里种出的大白菜、甘蓝、豆角卖得都不错。10月12日,地里的活计结束后,他便踏上旅途,到北京当司炉工,今年已是第4个年头。
锅炉房的控制室内,陈江和几位师傅的工业锅炉司炉证等证书被摆在显眼的位置。陈江说:“锅炉是特种设备,需要时时刻刻经着心,保持警惕。我们都是持证上岗,很专业。”陈江还不忘检查电脑屏幕上的各项数据,并在热水采暖锅炉运行记录表上进行填写。表格要求每小时填写一次,内容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供水压力、回水压力等内容。采访当天,寒潮来袭,数据显示,当时的锅炉供水温度为43.5摄氏度,回水温度为36.1摄氏度。陈江介绍,这就能保证每家每户的温度都能达标。
叮铃铃,报修电话响了。灵秀山庄小区一家底商管道崩裂,水已经从店铺里面流出来了。陈江和两位同事二话不说就冲到现场,先关阀门,更换铝塑管,清理现场。供暖刚开始时,容易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好在维修师傅经验丰富,默契配合,很快解决了问题。
除了陈江,春光供热公司灵秀山庄项目还有一位老员工郭永安。郭永安来自张家口赤城县后城镇,今年已经是在北京从事司炉工的第18年。与陈江不同的是,郭永安从季节工转到长期工已有近十年的时间。
郭永安今年64岁,但腿脚麻利,思路清晰。他介绍,供热管道需要“冬病夏治”,很多疑难杂症需要停暖后解决。
项目部与社区工作人员走访中发现,灵秀山庄8号楼1单元住着一位80多岁的老人,家里不热,地上凉。室内温度虽然达到了19摄氏度,但老人畏寒,冬天里总得用毯子包着双腿。经过协商后,他们在夏天改造了老人家的管线,打通了暖气的流量。当年冬天,家里的温度就能达到22摄氏度,业主专门送来了锦旗。8号楼4单元同一楼层4家住户暖气都不热,5、6年都找不到原因。经过多方检测和分析,郭永安判断是水泥块阻塞了暖气管道,郭永安还准确找出了堵塞位置。当管道打开时,果然找到了堵塞管道的水泥块。
灵秀山庄项目承担着灵秀山庄和旁边秀水花园共23万多平方米的供热面积。“温暖”千家万户,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责任心。陈江、郭永安还有另外一位同事,三班倒,24小时专人值守锅炉房,负责锅炉调节、数据监控,保证运行安全。
赤城与赤诚,两字同音。围绕着司炉工群体和维修工群体,以及他们季节性务工的特点,赤城县充分发挥政府、赤城县驻京流动党委、人力资源中介组织等作用,畅通劳务输出渠道,进一步壮大升级“赤诚供暖人”劳务品牌。
赤城县就业服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促进就业,赤城县在北京热能鸿业公司设立供暖人联络办事处,与输入地劳务部门建立协调对接机制,采取“预约式”“订单式”的模式,加强司炉工岗位技能培训。“赤诚供暖人”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武佳栋介绍,目前赤城县每年有组织地向北京供暖企业输出司炉工达9000余人,同时带动张北县、沽源县及周边地区的人员错峰进京就业。每个供暖季人均增收3万至6万元,同时工作期间提供养老及医疗保障,成为当地劳动力增收的重要渠道。
责任编辑:刘琰(EN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