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科技创新持续为荒漠化治理赋能

2024-12-13 07:32:3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全球荒漠化防治看中国”,这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对我国荒漠化治理工作的高度肯定。前不久,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完成“锁边”,3046公里绿色阻沙防护带将有效阻止流沙向外蔓延。截至目前,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已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这一绿色奇迹的背后,是治沙者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也离不开科技的重要支撑。在“与沙共舞”的过程中,我国探索出了多种科学的治沙技术和模式。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展示了最新的防沙治沙技术成果,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科学治沙,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原则。首先需要澄清一个认识,防沙治沙并非是要消灭原生沙漠。原生沙漠和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一样,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态功能,也具备一定的生态价值,不应过多地进行人为干预。防沙治沙的“沙”,实际上是指“人造沙漠”,也就是土地荒漠化。这是人为和自然原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导致原来不是荒漠的地方呈现了类似荒漠的景观。土地荒漠化不仅导致耕地丧失,也加剧沙尘灾害、造成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地群众经过艰苦奋战,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鏖战沙海,考验的是治理者的勇气和智慧,更需要科学的治沙思路。我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始终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全域治理的理念,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科学“把脉”、精准“开方”。“三北”工程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中,黄河“几字湾”攻坚战重点是解决好沙患问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确保黄河安澜;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目的是有效控制风沙源区影响,争取早日恢复稀树草原美丽景观;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则聚焦沙漠边缘关键带,统筹推进防风、阻沙、控尘一体化治理,强化风沙口治理。明确重点后,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才能事半功倍。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光伏治沙等方式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各地还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良创新。防沙治沙离不开植树种草,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治沙工作的精准度,为我国实现大面积快速治沙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从人工种树到机器人种树,从“中国魔方”草方格到沙漠生态大数据平台,从探索“五带一体”铁路治沙技术到实现极度干旱地区飞播造林,科技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实践一线创新技术,为科学治沙打造了诸多“利器”。日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荣获2024年“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这是对卢琦的肯定,也是对我国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科技创新工作的认可。治沙与致富紧密相连。当黄沙不再成为威胁,科学开发沙产业成为当务之急。然而,沙漠周边环境恶劣、水资源短缺,发展沙产业不能走粗放式的老路,而要以科技为支撑,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内蒙古,“光伏+治沙”模式成效显著,把发展光伏产业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形成“地上发电、地面种植和板间养殖”的立体模式,同时解决了能源、治沙和农民增收问题;在环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肉苁蓉、沙漠玫瑰、甘草等特色种植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并带动了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治沙”获益、“用沙”发展、“靠沙”致富的特色之路,实现了“人沙和谐”。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防沙治沙就像滚石上山,容不得丝毫放松懈怠。未来,仍然要坚持久久为功,发挥好科技的支撑作用,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术,因地制宜,探索可持续的治沙之路,书写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新篇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