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首例!南昌一医院传来最新消息!
近日,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省心血管病医院六病区刘元庆团队成功开展首例心房Bachmann束起搏,是江西省首次成功独立开展此类手术,标志着医院心内患者的起搏治疗开启新篇章。
患者刘先生,49岁,因“突发意识不清1周”来到省心血管病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停搏最长达4秒,过缓型交界性逸搏。患者有晕厥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停搏,符合起搏器植入ӏ类指症;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给患者植入心房Bachmann束起搏。手术历时1小时完成,术后患者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并于11月16日出院。
心房Bachmann束(心房间束)是心脏“心房传导系统”的一部分,是正常窦性心律激活的左心房的优先路径。相比右心耳等心房其他部位的起搏,心房Bachmann束起搏维持正常左右房间传导与房室传导(图1),优化左右房和房室的同步性,降低房颤等发病概率。因此,目前它被认为是心房起搏最生理的起搏方式
Bachmann束起搏示PR间期与正常窦性心律下传导一致,比游离壁起搏PR间期明显缩短(166msVS201ms),P波宽度明显缩短(84msVS 119ms)
图2
Bachmann束起搏心电图与正常窦性心律下传导基本一致
心房Bachmann束起搏
我们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位于心脏右心房的窦房结能自动地、有节律地发出电脉冲,通过心肌神经传导系统向心脏各部位发出指令,使心肌收缩,心脏跳动,向全身泵送血液。若心肌神经传导系统发生障碍或者窦房结、房窦结不能有规律地发出电脉冲、下传电脉冲,心脏就会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停跳,危及生命安全。
人工心脏起搏器可以对患病的心脏根据需要给予直接电刺激,人为地使心跳正常起来。生理性起搏成为目前最佳的起搏模式,如希氏束起搏或左束支起搏等心室生理起搏方式可尽量保证左右心室同步收缩,尽量保护心功能。但心房起搏因器械及手术难度问题,目前植入部位多为右心耳起搏,仍存在左右心房间的不同步收缩,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率增加,导致患者的卒中及心衰等风险增加。
心房Bachmann束(心房间束)是心脏“心房传导系统”的一部分,是正常窦性心律激活的左心房的优先路径。相比右心耳等心房其他部位的起搏,心房Bachmann束起搏维持正常左右房间传导与房室传导,优化左右房和房室的同步性收缩,降低房颤等发病概率。
专家介绍
刘元庆
副主任医师
省心血管病医院六病区起搏专业组负责人
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尤其是心脏起搏、心衰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电极拔除、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等介入治疗。年植入起搏器约600台。
来源:江西省人民医院
值班编辑:周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