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融“政策包”持续显效 助力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2024-12-13 18:17:25 - 金融投资报

本文约共6700字

阅读完约8分钟

12月12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有关政策及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

金融投资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四川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统筹考虑、一体推进。截至11月末,银行机构对全省5067个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企业和项目实现融资对接全覆盖,签订授信合同479亿元,已发放贷款91亿元。同时,深化财金互动,提升了制造业投融资新活力。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7.8%,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

四川金融“政策包”持续显效 助力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签订授信合同479亿元

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黄全祥介绍,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科技部、工信部等6部委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和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融资。再贷款由人民银行向银行机构发放,利率1.75%,银行运用再贷款资金向支持领域内的项目和企业发放贷款,中央财政对企业贴息1.5%。

10月中旬,为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结合前期政策实施中市场主体反馈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委印发文件,在扩大设备更新支持范围、降低再贷款申报门槛、优化投资项目服务方式等方面,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进行了优化。

“该项政策工具通过央行低成本资金和财政贴息,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促进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全祥表示,该行积极抢抓政策机遇期,与省经信厅、科技厅、省委金融办等部门紧密协作,积极推动政策在川落地,取得较好成效。

据介绍,截至11月末,银行机构对全省5067个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企业和项目实现融资对接全覆盖,签订授信合同479亿元,已发放贷款91亿元。例如成都的一家科技创新企业提出融资需求后,银行机构在两天内就为企业完成授信审批和230万元贷款投放。

在企业融资对接效率提升的同时,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优化。“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研发投入大、收入少、轻资产的特点,四川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创新基于知识产权、创新积分、应收账款等的信贷产品60余款。”黄全祥表示,鼓励银行和创投机构联动,通过“贷款+外部直投”的业务模式发放贷款30.8亿元。同时,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企业创新积分贷”,以企业创新积分变信用、换信贷,仅成都高新区“创新积分贷”已累计投放400亿元,惠及企业3800余家。

此外,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展。除了银行贷款外,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还建立“人行牵头、主承销商推动、部门协同”的债券融资推进机制,支持和帮助科技型企业和技改项目在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1—10月,全省共发行科创票据185.5亿元,同比增长2.3%;全省制造业企业发行债券285亿元,同比增长32.6%;全国首批科创票据及混合型科创票据在川落地。

深化财金互动

增强制造业金融服务精准度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联。黄全祥表示,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联合省委金融办、省经信厅等7部门印发《关于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支持四川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对我省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黄全祥介绍道,具体来看,首先是深化财金互动,提升了制造业投融资新活力。在激励企业投资方面,财政等部门安排30亿元财政奖补和单个项目1000万元以内的工业投资资金激励,促进工业企业投资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17.8%,高于全国5.5个百分点。

在激励金融机构贷款方面,采取贷款投放奖励、贴息、再贷款支持等措施,增强金融机构投放意愿和能力,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比如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达到28%以上的银行机构,省级财政按贷款余额增量的0.2%给予奖励。同时单列15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创设“链安贷”政策性产品,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制造业小微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截至10月末,已引导撬动银行发放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154亿元。

其次是强化机制建设,增强了制造业金融服务精准度。在银行敢贷愿贷方面,推动银行机构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改善信贷管理机制,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有效调动了基层信贷人员敢贷愿贷积极性。在银企对接方面,对经企业申报、相关部门审核进入融资项目库的企业(项目),通过央行大数据平台、天府信用通平台等与银行直接线上融资对接。在跨部门协调联动方面,开展了全口径融资监测,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定期会商,及时收集汇总企业融资问题反馈清单并及时研究解决。

最后是开展专项行动,跑出了制造业贷款增长加速度。围绕全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计划,深入实施科技金融“星辰计划”、金融赋能新型工业化主引擎“融雪行动”等专项行动,组织银行机构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通报考核,推动制造业贷款增量、扩面、降本。

10月末,全省制造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5.4%和20%,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4.5和9.1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贷款户数达到3万余户,较年初增加2300多家;制造业企业贷款平均发放利率3.59%,同比降低0.46个百分点。

黄全祥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解读,组织银行机构用好用足支持政策,进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和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融资的便利性和可得性,持续推动制造业贷款占比提升,为全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金融支持。

发布会现场,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省委金融办、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回答了金融投资报等媒体记者提问。

10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51%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工作举措,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明显提升。”黄全祥在记者提问时指出,据监测,10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8909.53亿元,同比增长20.51%,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10.1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在政策、机制和服务能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持续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在政策措施方面,除了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外,还配合科技部门做好企业“创新积分制”应用推广,实施“央行资金+创新积分贷”专项计划,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实现“积分变信用、积分换信贷、积分降利率”。目前,有关银行已向创新积分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超400亿元;其中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71亿元,贷款平均利率3.7%,信用贷款占比达40%。

在工作机制方面,深入开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星辰计划”,建立科技金融联动机制,积极推动金融机构落实科技金融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会同经信、发改等部门建立政银企协作对接和信息共享机制,动态更新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项目融资需求库等,组织开展线上线下融资对接,助推1.1万余户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支持。

在服务能力方面,聚焦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特点,指导各银行机构积极探索企业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接力式金融服务模式,涌现出一批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有的银行采取利率“前低后高”等较为灵活的贷款定价方式,将利率水平与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性挂钩,实现“远期共赢”;有的银行开发了企业“技术流”风险控制模型,对企业技术实力进行量化评估,将科创企业技术“软实力”转换为融资“硬通货”;有的银行积极开展投贷联动服务,为已获得股权投资的高潜力优质客户在信贷准入、授信额度等方面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

全省5个市(州)制造业贷款增速超20%

目前全省制造业融资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是什么?对于金融投资报记者提问,四川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劲松在回答时指出,从统计数据看,间接融资方面,10月末,全省有5个市(州)制造业贷款增速超20%,7家银行机构制造业贷款增速超30%;直接融资方面,今年以来全省新增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5家,新增占比100%,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总数增至119家,占比67%;409家制造业企业纳入全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占比71%。

“这些喜人数据的取得,得益于专项政策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制度机制的组织保障、得益于银企对接的牵线搭桥。”李劲松表示。

具体来看,政策引导方面,会同人行四川省分行、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金融监管局出台了《关于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支持四川新型工业化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高了银行机构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在支持实体经济激励评价中的正向加分。

制度机制方面,与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建立了畅通的工作协调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专题座谈会,共享制造业信贷数据等方式,进一步凝心聚力、增强合力。

融资对接方面,会同经济和信息化厅、人行四川省分行、四川省金融监管局举办了金融支持制造业银企对接活动,启动了“银企聚力赋能制造”系列活动,编印了《四川省金融支持制造业信贷产品汇编》《四川省优质制造业企业名单》,为推动银企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李劲松表示,下一步,省委金融办将立足职能职责,积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各市(州)、各金融机构,牢牢把握四季度冲刺年度目标任务时机,通过进行系列宣传报道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优化全省金融顾问服务机制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质效等方式,为促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李文莉表示,在支持制造业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中,四川十分注重加强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同。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各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优化“技改贷”政策产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设立“设备更新贷”政策产品,支持企业小批量、小频次的单纯设备购置,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一是围绕生产线整体升级改造、智改数转、环保技改、安全生产技改、微技改等五类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项目前期贷”“设备技改信用贷”“设备技改抵押贷”“供应链融资”“设备直接融资租赁”“设备融资租赁售后回租”等线上线下专项产品,构建以“全周期、多融通、数智化、可定制”为特点的“技改贷”和“设备更新贷”。

二是建立银企对接机制。通过完善滚动推送机制,定期将纳入“四川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中的项目,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推送,由合作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筛选确定项目及额度。

三是鼓励市(州)结合实际统筹制定辖区内相关“技改贷”“设备更新贷”支持政策。

四是加强财金互动。省级财政采取“贷款贴息、保险增信补贴、融资租赁补贴”等支持措施,对自2024年1月1日起,企业取得“技改贷”“设备更新贷”的项目,按照年利率1.5%给予一次性不超过1年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贴息。优化贴息流程。企业实行“先付后贴”“免申报”的方式,省级财政按季度将贴息资金拨付至合作金融机构,企业按规定先支付贷款(融资租赁)利息,由合作金融机构根据融资成本支付清单及其他申报材料,将财政贴息返还企业。

五是强化协同效应。建立经信、财政、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局等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与合作金融机构紧密联系,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抓好政策落实,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将组建新一期成果转化基金,基金群规模预计超100亿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刘菊蓉介绍,四川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天府金泉”上市行动计划、“投贷服”改革意见等系列政策举措,着力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

尤其在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和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方面,四川探索了三点做法。

一是组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为科技型企业发展培育耐心资本。省级财政科技资金累计投入8.25亿元,设立了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院士基金等6支省级引导基金,目前已投资190余个初创期及成长期项目,总投资额达34亿元,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其中,四川省院士基金募资规模达10亿元,重点支持“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在四川转化和产业化,已投资落地31个项目,投资额达5.31亿元。

二是设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省级科技财政资金累计投入3.4亿元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联合13家银行推出“天府科创贷”政策性产品,通过银政分险、合理降低利率、前置审核等方式,引导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全省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截至目前,“天府科创贷”累计为我省2647家科技型企业放贷216.52亿元,平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0%以上,贷款周期从平均30天左右降低到了10天,目前培育支持了76家上市企业、250家上市后备企业,104家“瞪羚”企业。

三是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出台系列惠企助企支持政策。通过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支持我省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机构给予奖补、最高达到200万元,近三年已支持47家创投机构,带动投资超过30亿元。同时,通过省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对获得“天府科创贷”支持的企业,对其贷款利息、担保费、保险费、评估费等融资成本给予补贴,补助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目前已为1126家获得“天府科创贷”企业发放贷款利息、担保费等财政补助6728万元。

据悉,近期,我省正在推动组建新一期成果转化基金,基金将采取“综合基金+子基金”双层架构设计,预计基金群规模超过100亿元,重点投资种子期、天使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

刘菊蓉介绍,下一步,四川省科技厅将围绕建设西部创新高地和科技强省,持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会同相关部门和市州,加快在全省全面启动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制”,优化实施“天府科创贷”和“天府金泉”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探索开展“股债贷保”联动试点,建设一批科技金融专业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效服务和政策供给,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良性互促、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快落地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和制造业发展的专项货币政策工具,是金融支持‘两新’工作的重要举措。”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黄全祥表示,四川正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推动政策加快落地。

具体来看,一是加强融资政策传导。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会同省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共同编制了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融资支持“政策包”,并发送到各市州相关部门和各银行机构。指导人民银行各市(州)分行会同当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开展政策宣传解读、操作培训,加强企业走访和名单内企业融资对接,促进金融支持政策在基层、在一线更好更快地落地见效。

二是扩大政策支持范围。推动银行机构将部委反馈清单内企业项目合理必要的配套厂房、实验室等工程建设的资金需求,以及企业设备购置或技改环节购买原材料、软件和数据服务、支付人员工资等资金需求,纳入到信贷支持和申报再贷款资金的范围内。同时,指导银行机构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的金融服务,对传统“两高”行业中符合要求的企业融资需求及时予以支持。

三是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指导银行机构积极参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对拟上报企业项目的筛选推荐,提前介入辅导,提高上报清单项目的成熟度和可落地性。指导银行对部委反馈名单内的设备更新项目开辟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加大授信审查审批环节的人员、经费等资源保障,避免项目“排队”;对于因客观原因暂未能及时取得发票的企业设备更新项目,支持银行开展“容缺”审核,及时为项目提供贷款支持,后续再补充提交有关资料。

加强监测指导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了科技创新与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通报制度,对部委反馈清单内的项目融资情况开展定期监测通报;对名单内企业暂未获得授信或贷款支持的项目及时分析问题原因,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协商解决,切实提高金融政策支持效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