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企改革:“改”字当先,二次创业再出发
今年以来,广州国资国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瞄准两大“核心”,即“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国企活力不断提升。
内容来源| 广州日报
岭南大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奏响新时代的奋进曲。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要在重点难点任务上务求突破,力争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今年以来,广州国资国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瞄准两大“核心”,即“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国企活力不断提升。2024年,广州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全面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新图谱:激活产业“一条链”
搅动发展“一池水”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
曾经,“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等出自国有企业的“广货”行销全球;如今,5G手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4K/8K显示器走向世界。广州制造“拳头产品”迭代更新,折射国资产业版图的深刻变革。
在广州市“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战略背景下,广州国资国企聚焦主业实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汽车、金融、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电子信息5大核心产业集群加速构建,“3+5+X”国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打造,一幅现代产业体系的新图谱日益清晰。随着孚能电池、因湃电池、锐湃动力等重大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广州国资国企在“链”上发力,综合运用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等多种方式,带动优质产业项目落地。
“以投促引”激活“一条链”,搅动发展“一池水”。加快打造“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的产业投资新模式,去年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广州产投和创投母基金,目前已招引了苇渡微电子、银诺医药、微光医疗等24个项目落户广州。
新活力:啃下改革“硬骨头”
扩大国资乘数效应
国企改革,重在提升活力与效率。
“三项制度改革”是难啃的“硬骨头”。市属国企各级子企业100%实现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新进员工100%市场化公开招聘,更广更深落实三项制度改革,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广州市国资委深入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广州国资通过新设或改组新建一批企业,推动资源聚合,释放发展新动能。改组组建广州数科集团,助力广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建广州安居集团,探索构建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三大主营业务同步发展的住房保障运作体系;广州轻工集团上市平台广州浪奇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更名红棉股份,转型发展食品及园区运营双主业……
同时,推动优质国有资产证券化,指导市属国企综合利用发行REITs、ABS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持续扩大国有资本的乘数效应。截至目前,广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增至40家。
新引擎:实实在在
挺科创促硬核技术攻关
国企创新,“硬核”在于技术“硬实力”。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广州工控集团参股企业山河星航的明星机型“阿若拉”飞机,广州数科海格通信“九天”重型无人机和轻量化通用飞行模拟器、广汽飞行汽车等广州国企自主研发的“硬核”产品实力亮相。
实实在在“挺”科创——构建“1+2”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市属国企科技创新增量部分在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视同利润加回最高达200%。今年前10个月,广州市属国企研发经费投入203.9亿元、同比增长8.3%。近五年来科研投入累计超千亿元、年平均增速超15%。
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取得超级快充电池、北斗芯片、超纯电子大宗气体制氮技术、涡旋压缩机国产化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广汽、广州地铁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产学研“相向而行”——建立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加强新能源汽车、中医药、人工智能、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科技成果转化。今年共对外发布28个“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全年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400余项。
科技创新,人才是核心驱动力。广州市国资委把人才引进培养纳入企业考核,制定实施了“广州国企人才十条”工作举措,设立支持引育创新人才资金奖励,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
锚定“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目标,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聚焦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广州国资国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全面推进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续写深化改革的辉煌篇章,贡献广州力量!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的版权归属,如任何单位及个人认为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并提出意见,本公众号将立即删除或采取其它相关措施。
主 编:周 凯
校 审:汤 洁
责任编辑:周婧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