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才是这轮光伏洗牌最终的接盘侠?!

2024-12-13 23:24:33 - 赶碳号科技

已经整整23年了!命运多舛的无锡尚德,还在苟延残喘。

即便今天这场史上最深刻、最复杂、最痛苦的光伏洗牌,也还是不能让它彻底出局。因为,尚德又将迎来新主人——厦门建发。

多个信源显示,地方国企厦门建发正式接管德尚德电力。看来,要想帮助最老牌光伏企业起死回春,最后还是要靠国企。

在刚刚举行的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表示,兼并重组是真正有效解决目前行业困境的手段。这样说,国企厦门建发算是开了一个好头,先是接管了中利,现在又要接管尚德,用切实行动来解决光伏行业的两个老大难。

估计,其他企业也并不是不想参与兼并重组,而是现在已经自身难保——更担心深不见底的问题光伏企业,把自己拉下水。

收拾光伏产能过剩形成的烂摊子,可能最后还是要靠国企。除了国企更有实力,还因为他们的业务已经渗透到了光伏产业链,身不由己,想要轻松退出也难。

虽然企业会消亡,但产能还在,并没有凭空消失,对手不再摇摇欲坠,变成了更能打的国企。光伏洗牌,也由此变得更加漫长。

国有企业,才是这轮光伏洗牌最终的接盘侠?!

01

尚德苟活

国有企业,才是这轮光伏洗牌最终的接盘侠?!

23年一部光伏史,尚德命运多舛,尚德人却开枝散叶,进入千家万户。23年尚德一直苟活,但(前)董事长武飞却还是个场面人,一丝不苟。

据Mysteel新能源光伏最近报道:“武飞很注重形象、场面,公开场合亮相的武飞着装偏向正统,身着一身考究的西装,脸上神采奕奕,洋溢着行业大佬范儿。武飞对行政人员的气质、形象也有着较高要求。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办公室的2名行政接待人员都是按空姐级的要求招聘的,颜值、气质极佳。”

现在看来,武飞的这些努力都然并卵。

无锡尚德是全世界成立最早的一家光伏企业,由光伏教父施正荣成立。在2013年的那场光伏危机中,施博士金蝉脱壳,成功把千疮百孔的无锡尚德脱手。当时,联盛新能源美女董事长何旖莎、后来倒掉的英利苗连生等亦曾想染指尚德。但是最终,顺风清洁能源(1165.HK)得以重组尚德,上演蛇吞象。

光伏十年,起起落落,黑马涌现。顺风清洁能源股价经历暴涨暴跌,但尚德一直不温不火。2019年,顺风光电和无锡尚德被剥离出上市公司顺风清洁能源。

若一定要谈成绩,尚德破产重整后,最光鲜亮丽的一次,就是在2021年光伏组件出货中,位列第10名,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在随后两年,尚德又被一道、协鑫、通威等一众企业超越。

赶碳号再次关注到尚德,是2023年11月组件代工企业晶优光伏董事长武飞担任尚德电力董事长,且高调表示带领尚德重回巅峰。那时,光伏行业已经进入寒冬。

在今年的上海SNEC光伏展上,武飞与一众光伏大佬同台论道。武飞认为,那时已是行业底部,表示:“尚德不参与价格战,亏现金流的事不干”。

后来的事实已经打脸,光伏全产业链亏现金流。如果亏现金流不做,那就意味着公司要全面停产。事实上也没多久,市场就传出来尚德放长假的消息。

武飞的身份,除了晶优董事长、尚德董事长外,还有一个身份:道得投资的董事长。这家机构此前在一级市场投资过多家光伏企业。他可能是第一个亲自下场干光伏的资本。按武飞的理想,光伏组件企业不需要建设产能,由他来代工就好了,他希望成为组件行业的富士康。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事实证明,光伏代工是最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一环,想成为富士康只是梦幻泡影。

一个代工企业的掌门人、一个玩资本的,能给尚德带来什么呢?赶碳号并不了解内情,也不认同他对光伏行业的判断和建议。在今年的SNEC上,武飞提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国家加速光伏装机,用中国强大的内需,实现供需平衡,解决当前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

回归到尚德的问题上:若要力挽狂澜,拯救尚德,靠梦想不行;靠国家巨额的装机撒福利也不现实。在光伏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企业需要有硬实力,能扛揍。

脆弱的尚德,显然比其他企业更禁不住光伏寒冬的袭击。今年,设备企业微导纳米就因为尚德不付货款起诉了它。公告显示,在2021年4月6日双方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合同签订后微导纳米按要求交付并验收了10,075万元设备,尚德公司仅支付少量预付和发货款。截至公告日,微导纳米对尚德公司的应收账款(含质保金)余额为9,067.50万元。

微导纳米是光伏镀膜设备的主要供应商。2021年的设备款,尚德到了2024年都付不出来,在2022年下半年、2023年的p转n型的这个关键时期,还有哪个设备企业会放心向尚德供应设备呢?自然,市场上也鲜见尚德n型技术的消息。

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尚德没有或仅有少量先进的n型产能,也没有实力应对激烈的竞争。当然它可以外采电池,专注做组件。

即使如此,组件设备款一样付不出。公开资料显示,组件设备企业金辰股份也起诉了尚德:要求尚德给付拖欠货款15,808,000元;要求尚德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给付违约金790,400元,两项共计16,598,400元。

可以说,尚德长期处于经营不佳,资金链紧张的境地,艰难地苟活着。

那么,你认为尚德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还有没有被拯救的价值呢?

02

实力建发

建发集团12月9日正式接管尚德电力。

如果说尚德有什么,那只剩:品牌。现在,尚德在海外仍然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品牌方面,尚德比很多光伏黑马强太多。

这么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没有经营好,非常可惜;但是要经营好,实在是太难了。没有资本助力,尚德卷不动。

尚德和中利的情况不同。"接管"一词说明了当前并没有涉及股权、资本注入、债务重组等问题。尚德,可能需要先梳理出一个发展逻辑,才能走下一步棋吧。

前面我们提到,来自晶优的武飞回天无力,除了自身水平外,还是与其所在的晶优、道得股权的实力有关。

建发集团则财力雄厚。

厦门建发集团系厦门市属国有企业,创立于1980年,资产总额超过7200亿元,主要业务涵盖供应链运营、城市建设与运营、新兴产业投资等多个领域,2023年位列世界500强第69名。

同时,建发集团主营一些光伏业务,也仅是一点,它并不涉及光伏制造环节。建发股份公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3座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共计6.2MW,预计每年发电总量约698.2万度。

除了光伏电站外,建发集团还深入到了光伏制造的全部供应链管理。应该说建发是比较熟悉光伏行业的。

虽然目前并没有消息表明建发集团将会为尚德注资。但是建发如何管理尚德电力,非常值得期待。

除了建发这样的国有企业外,真没有什么机构或个人有能力去力挽狂澜了。

03

国资为这轮光伏洗牌接盘?

在光伏寒冬中,并购重组最易发生,但是成功案例并不多。

钟宝申在多个场合提到,应当鼓励光伏行业的并购重组,那么隆基绿能并购重组其他企业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拭目以待。

既然光伏产已经过剩,那么收购过来又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被淘汰的往往是落后产能。隆基最看好的BC产能,至少目前看,市场中还没人甩卖啊……

与隆基相比,人狠话不多的通威股份最先出手了——今年8月宣布拟不超过50亿元向润阳股份增资,并取得其控股权。

作为长期在市场排名前五的专业化电池企业,润阳股份投前估值只有50亿,算是骨折价了。然而,在行业寒冬里兼并收购,骨折价会是常态。

一是因为供过于求,二是风险太大,搞不好就买到一颗雷——就像红狮水泥收购施博博士的另外一家企业亚洲硅业一样。

值得关注的是交易方式上:是悦达集团先出手救润阳,通威后续再出手。

现在悦达集团已经出手了,且接管了润阳。然而,通威方面并没有与收购进展相关的消息披露。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有传言说这笔收购基本上黄了。

第一大股东陶龙忠博士无力拯救润阳的话,那么责任就只能是二股东的。润阳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悦达新能源直接持有公司19.48%的股份,是润阳的第二大股东(陶龙忠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40.54%的股份,实际控制润阳41.13%的股份)。悦达新能源是地方国资,实际控制人是盐城市国资委。

除润阳外,还有另外一家光伏跨界新人也在被国资接盘。

跨界光伏的麦迪股份公告,拟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向安建投资出售其持有的炘皓新能源100%股权,向苏州炘诺出售其持有的麦迪电力100%股权。

这中间的故事太过复杂,我们简单梳理如下:做医疗的上市公司麦迪股份跨界光伏,拉上了绵阳国资,后来绵阳国资一步步成了麦迪的实际控制人。光伏大饼画得很好,但是被现实打脸,经营困难,举步维艰。无奈之下,现在又将光伏业务置出上市公司,卖给绵阳国资控制的安建投资。

麦迪、炘皓新能源都是幸运的,绵阳国资只有这一个光伏累赘,包袱并不重。

04

洗掉了老板,但洗不掉产能

如果负债累累、诉讼缠身、举步维艰的光伏企业不是属地的企业,地方国资还会不会出手相救呢?说到底,政府救不救,主要看三点。

第一要看地方政府有没有实力去救。

财政充裕的宜宾,估计就是有实力的那一类,其有能力去救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现在正通过电价优惠的方式帮助辖区内的企业脱困渡劫。这方面,高景太阳能、和光同程抱上宜宾或五粮液的大腿,都是幸运的。

第二要看地方政府愿不愿意去救。

江苏、安徽、浙江的地方政府估计是不太想救光伏企业,因为辖区内光伏企业实在太多了,总要一碗水端平吧?而且,这些地方市场经济发达,企业自由竞争,地方政府采取任何行动,也会更尊重市场规律。比如,尚德,无锡国资就不会买。

另外,棒杰股份的例子也很典型:今年8月,子公司扬州棒杰被申请破产。目前,扬州国资没有接盘的消息。

然而,在中西部,即使有时地方财政困难,假如出险的光伏项目是当地的独苗,勒紧裤腰带,还是要会救的。

声名狼藉的金刚光伏,所在地在甘肃,地方政府出手相救的意愿就比较强。金刚光伏于9月30日对外公告,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正式批准对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紧接着又收到了其重要子公司提出破产申请的消息。破产重整,是金刚光伏"主动选择"的,估计其是另有所谋吧。

第三,要看地方政府是不是“不得不救”。

此处就有点被动的意思了。政府能不能不救?有时候还真不能!

近两年,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力度都很大。为了引进光伏项目,除了代建厂房,给电费补贴、设备补贴等形形色色的补贴外,还会直接投资,或股权或债权。有的时候,某一个光伏项目与其说是创业者的,不与说是地方政府自己的。

光伏创业企业鱼龙混杂,有的企业一看就是空麻袋背米。他们一方面拿了地方财政的补贴,一方面又拿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自己出人就行。

这种行为可以说是把地方政府绑架了,出了问题不救也得救。若是哪个地方政府不惧被绑架,倒是值得喝彩的。

现在,估计不少光伏企业羡慕一道新能的刘勇(大股东是三峡能源)、中来股份的林建伟(实际控制权转让给了浙能),早早投入国资怀抱,在光伏寒冬里面多了一件厚棉袄。

事实上,现在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往往是竞争力最弱的一批。若是国资下场去救他们,势必影响到正常的优胜劣汰。

光伏洗牌,洗掉了老板,洗掉了企业,但洗不掉产能。最近,在隆基绿能的投资者交流会上,钟宝申表示,产能出清中"出清"两个字不准确,光伏洗牌洗不掉产能,产能会一直在那里。

编审及统稿:侦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