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凸显民生属性

2024-03-13 07:09:39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凸显民生属性

教育的民生属性,本质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守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要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

李海楠

让优质教育遍地开花,符合民众对优质普惠公共教育服务的进一步期待。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此番要求彰显了政府对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尤其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迈向优质普惠目标的坚定决心。

积极行动势必带动结果无限趋近预期。公共基础教育服务事关全体人民群众的直接关切,也是最为现实的切身利益和现实诉求之一,因此,如何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落地、见效备受关注。

在3月9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就此指明了实施路径,包括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进一步增加优质学位、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教师队伍要扩优提质、进一步加强“家校社”协同。

不难发现,“进一步”落实的一系列举措表明我国在深耕做大做优教育资源的道路上从未间断,而对教育队伍和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的重申,既抓住了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又找准了护航教育事业长远大计的核心主线。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速推动教育改革,紧紧围绕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持续强化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在此期间,我国基础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相较于人民群众更高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这也让教育民生属性越发凸显,其直观的表现是要深化教育改革,多措并举做大、分好优质教育资源。

所谓教育的民生属性,本质就是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为此,必须坚守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要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

在扩优方面,怀进鹏对三个“进一步”的重申正是应有之义。让更多的孩子能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高起点新建一批、优质学校扩招一批、集团化办学提升一批、城乡结对帮扶一批,促进新优质学校增长,提升薄弱学校办学质量,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质量的差距,努力使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类似这样的实际举措,将成为2024年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做大、分好的有效手段。

在提质方面,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紧随扩优提质步调是关键,进一步强化“家校社”协同。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对有辱教师名号的人和行为“零容忍”,同时还要消除充斥在教师队伍中的一切不和谐“音符”。而对“家校社”协同的强调,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与时俱进。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更是孩子成长的“大学校”“大熔炉”,未来不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长的元素将逐步被约束和被限制。比如,被广泛关注的网络游戏的年龄门槛问题。毕竟,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形成育人合力,才能真正营造健康有序的学生成长环境。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大厦建设的过程中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唯有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探索以多种形式扩大和延伸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充实优质基础教育梯队,才能真正确保教育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意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