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台防沙治沙规划 2030年前治理完成84%的可治理沙化土地

2024-03-13 21:06:44 - 四川日报网

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出台防沙治沙规划 2030年前治理完成84%的可治理沙化土地

四川在线记者徐浩煊

四川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地形地貌及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富集,但长期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沙化土地呈现面积大、分布广、类型多样等特征。据统计,全省现有沙化土地面积达67.81万公顷,防沙治沙成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的难点和短板。

为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保护生态和改善民生,近日,省林草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时间表、任务书,为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提出方案。

根据《规划》,四川防沙治沙工作将分两步走,计划到2025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5万公顷,实现沙区林草植被、生态系统质量“两提升”,沙化土地面积、沙化程度“两降低”。到2030年,全省完成沙化土地治理(含成效提升)任务56.95万公顷,全省84%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中度沙化土地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轻度沙化土地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四川出台防沙治沙规划 2030年前治理完成84%的可治理沙化土地

有何亮点?

75个县(市、区)分区分级防治

具体来看,《规划》针对我省沙化土地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沙化危害程度、经济、社会建设能力等现状,将全省沙化土地划分为2大类型区,并细分出2大类型亚区及4个防治区。

其中,全省沙化面积最大、治理任务最重的青藏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包含江河源沙地生态保护修复区一个类型亚区,及黄河源沙地生态保护修复区一个防治区,涉及松潘县等5个县,现有沙化土地面积37.60万公顷,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55.44%。该区域将实施禁牧轮牧休牧,推进退牧还草,采取围栏封禁、沙障固沙、灌草结合等措施,提升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

四川出台防沙治沙规划 2030年前治理完成84%的可治理沙化土地

沙化面积相对较小的沿海沿江湿润沙化土地类型区,包含西南高山峡谷沙地综合治理区一个类型亚区,及高寒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等三个防治区,范围为其余70县(市、区)。

三个防治区中,位于川北的高寒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将实行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灌草结合,修复草原、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位于川西南的干热干旱河谷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将在具备治理条件的地区,优先考虑灌木、草本进行覆盖;位于川东的河滩湿润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区,沙化面积较小,将倡导增施有机肥实现土壤改良,并结合区域产业布局,提高沙化土地利用率。

四川出台防沙治沙规划 2030年前治理完成84%的可治理沙化土地

如何落实?

地方政府负总责强化资金、科技支撑

“防沙治沙工作严格实行政府负责制。”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实施方面,《规划》从责任落实、考核制度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建立多部门共同推进防沙治沙的协同工作机制,实现各阶段目标。

资金保障方面,《规划》明确,各地应将防沙治沙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列入省、市、县财政预算,同时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专项基金。此外,各地还应有序推进沙化土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防沙治沙工作。

此外,《规划》还提出要强化科技支撑,研究攻克防沙治沙基础和应用问题的同时,引进、培育适宜沙区不同类型区生长的抗逆性强的植物良种,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一批防沙治沙科技示范区、示范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