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洞庭夜听 |《中国第一屈原墓的千古疑案》(节选)

2024-04-13 20:17:30 - 岳阳发布

转自:岳阳发布

悦读 · 洞庭夜听 |《中国第一屈原墓的千古疑案》(节选)

悦读·洞庭夜听。您好!今天和您分享作家彭仁满的“汨罗江揭秘”系列之《中国第一屈原墓的千古疑案》(节选)。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出生地一说楚国丹阳秭归,二说江陵郢都,他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在楚怀王时期,他曾任左徒、三闾大夫,负责管理内政外交事务,坚定“联齐抗秦”,一心期望国家强盛。然而,由于遭受贵族排挤和诽谤,他先被楚怀王疏远、降职,后被顷襄王“怒迁”,来到磊石山、玉笥山上隐居,作《天问》《九歌》《思美人》《悲回风》《哀郢》,等待顷襄王招他回都。

苦苦等待的十一年中,不敢越江夏,历沅湘。七十岁时,回朝无望,涉江就重华舜帝,两年后回到“屈潭”之左凤凰玉笥山作《离骚》《怀沙》《惜往日》。公元前278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屈原受到巨大打击,在无尽的绝望中,他选择端午磊石山祭龙之日,写下《怀沙》《惜往日》,自沉河泊潭汨罗渊,以死明志,以身殉国。

然而屈原沉江后,尸体到底有没有打捞上来,有没有屈原墓,由于先秦、汉代和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文献中均无具体信息,只在唐代的文献和诗人的诗句中,见到屈原墓的身影。从而屈原墓就成了千古疑案,扑朔迷离。

······

罗山因位于罗水之北而名。屈原墓与屈原投江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据河市和楚塘传说,汨水倒流三十里,屈原投江后十日在河市晒尸墩才被打捞上来,人们发现他的头部被大鱼咬去了一半。为了让他拥有全尸安葬,他的女儿女媭用金子为他配上了半个头,将其安葬在了汨罗山上。在传说中,女媭为了保护屈原的坟墓不受盗墓,曾用罗裙在楚塘兜土赶筑疑冢。这一举动感动了周围的百姓,他们纷纷前来相助,一夜之间便修起了形似小山的12座疑冢,这就是今天所见的“十二疑冢”。

······

1981年9月9日,楚塘乌龟山上发现一座个人的楚墓。之后有研究人员到实地十二疑冢考察后,结合有关史料的记载进行考证,认为此地不是屈原的墓地,而屈原墓当是独人墓地的乌龟山楚墓。他以宋《汨罗庙记》“其右为庙,其左为冢”立论,却又以乾隆屈子祠当宋代汨罗庙(实在汨罗渊北),写《汨罗山屈原墓地辨析》,认为清乾隆《湘阴县志》等记载的“汨罗山”要比屈原十二疑冢的“汨罗山”要远五、六里,屈原墓地应在今玉笥山。玉笥山与清乾隆《湘阴县志》记载的“汨罗山在县北七十里,汨罗江出其下,上有屈原墓”相吻合。其实此句中的汨罗江不是今天的汨罗江,是汨罗渊。此文还认为,玉笥山在汨罗江畔,古时亦称汨罗山,屈原投江处的罗渊、屈原祠均在此,也符合“魂归于泉,尸归于坟,灵归于祠”的民间说法。因为罗渊屈原潭是“三十里”定论千古锁定了的。所以汨罗山、罗渊到今天的玉笥山处,并不是历史事实。他又说今玉笥山北一里的乌龟山顶有一座战国大墓,封土堆底径25米,高约6米,其位置恰好与唐《元和郡县志》记载相吻合。又说,清乾隆以前,屈原墓并无十二疑冢之说。由于汨罗庙、汨罗渊事实上并不在此,所论与历史文献依据不符。但是,如果通过以后考古考定汨罗渊屈原墓为衣冠冢、十二疑冢无屈原墓,此地楚墓就是屈原墓的最佳定位。因为其对面就是河市的晒尸墩(传说中的屈原尸体出现地),符合就近安葬的原理。

汨罗专家针对此文观点写《屈原墓位置何在》考辨,同样以宋代汨罗庙“右庙左冢”立论,从宋汨罗庙和汨罗山位置考证、屈原投江地点考证、屈原归葬汨罗山的必然性、屈原墓十二疑冢传说的由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屈原墓地在今天的汨罗山(实罗山),而不在乌龟山。同样此文证明不了宋汨罗庙、汨罗渊在南阳渡,证明不了“浪势屈原冢”,十二疑冢与南阳寺旧址隔河而望,还相隔十多公里,“右庙左冢”成天方夜谭。但十二疑冢内有没有屈原墓,这要等待战国古墓的全面考证才能得出真相,此文所说的必然性还是有一定的道理。

总的来说屈原墓立在汨罗渊北才合“魂归于泉,尸归于坟,灵归于祠”的历史真相。屈原墓立在河泊潭汨罗渊北汨罗山的历史清晰地长达近2000年。比十二疑冢的说法要早2000年。所以文献中的屈原墓并不是十二疑冢的屈原墓。

您听到的文章,是作家彭仁满的《中国第一屈原墓的千古疑案》。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探寻历史的真伪?是因为探寻,远不止是探寻本身。就如同端午节不只是粽子和龙舟,它被用来铭记骨气与义节。

在屈原生息活动的楚湘大地上,的屈原祠堂与坟墓也并非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存在,它们承载的是后人对前贤的景仰与幽思。正是这些古迹,在我们与古代圣哲英杰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

悦读 · 洞庭夜听 |《中国第一屈原墓的千古疑案》(节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