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读者站上徐家汇书院讲台分享“一人一故事”,“美好的书”让书不止于“书”

2024-05-13 16:21:56 - 东方网

转自: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普通读者站上徐家汇书院讲台分享“一人一故事”,“美好的书”让书不止于“书”

素人创作者们分享故事后,“还原剧团”的演员们即兴表演

“桂香外婆,母亲节快乐!”气氛到了,现场观众替曹倩喊出这句话。

5月12日是母亲节。曹倩的外婆桂香很早就候在手机前,看外孙女在直播镜头前分享“我与外婆的故事”。曹倩是由外公外婆带大的,她的整个童年都浸润在爱的氛围之中。成为“沪漂”后,外婆告诉她:“我想你的时候就睡觉,梦里就能见到你了。”

5月12日的徐家汇书院报告厅,在“美好的书”三周年主题展——“天真的书”分享会上,包括曹倩在内的素人创作者站上舞台,讲述各自的天真故事。“还原剧团”演员们在台下聆听,并即兴表演,一旁的乐师则负责烘托现场气氛。

“一人一故事”即兴演出,也打动了观众。“妈妈,母亲节快乐!”即将年满七岁的何尔东扭头大声对妈妈说。母亲陈海妮微笑着抚摸孩子的头。

一个阅读空间,能玩出多少花样?“书是图书馆里最常见的阅读载体,读者来阅读别人的故事,或是别人写的故事。我理想中的徐家汇书院,除了书籍本身,还有更多丰富的呈现形式。”徐家汇图书馆馆长房芸芳说,此次引入展览及分享会正是希望更多普通市民,把自己作为一本“真人书”分享出去,让大家来“阅读”。“我当下的‘天真’想法,是在徐家汇书院里尽可能地使得大家美好成真。”

涟漪

最近,“城市有意思”发起人黄婧婷多了份惦记——留在徐家汇书院留言簿上。那是五彩手工纸做成的一小册,前几页来自她自己的感受。最后的留白上,写着:“我的故事讲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册子就放在她的作品《请回答1991》上,小纸盒里用画笔还原了黄婧婷童年家里的样子。“1991年,是我第一次拿起画笔的年份。在这个盒子里,你会看到一个4岁小朋友的画作,当年还办过一个小小画展。”

展出的头一天,就有观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羡慕你,那个时候的你和现在一样,都在用你的方式记录、观察城市。”第二天,第三天……更多人在徐家汇书院留下自己的故事。

5月12日的分享现场,剧团演员们也复刻了黄婧婷的期待,这本册子有什么在等她?是不是很多人的情感,都随着这本书流传下去?“等待是会有结果的,果子结在更多人身上。”

“每个普通人的故事,在这里都会发生涟漪效应,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美好的书”发起人、策展人梁亮说,今年活动的主题叫“天真之书”,天真,住在每一个人心里,本就极易产生共鸣。“是保有纯真的内心、好奇探索世界,也是万物都与我有关,就会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我们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破圈

“美好的书”,是一项发起于2021年的公共艺术计划。最初从书籍的展览、传递开始,希望从城市出发,去往山河湖海。

逐渐地,人与书的故事涌现,情感分享让书不止于“书”。

“美好的书”三周年展览,却是回归徐家汇书院,紧挨着图书馆层层书籍,展出的是83件作品,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创作者们对于天真的理解。梁亮将其视为“书”的定义和边界的再次打破。“还原剧团”的演绎、场景还原,赋予了那些记忆以生命力。现场观众不时有人哽咽,“一读再读”这本关于普通人成长的“书”。

(来源:文汇报    作者:王宛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