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少先队员光荣感的社会化培养

2023-06-13 18:16:12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辅导员

新时代下,如何巧借校外资源之力,利用社会这个多彩的大课堂树立和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呢?

今天,我们邀请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朱婧薇,谈谈如何推动少先队员光荣感的社会化培养,快来一起看看吧!

★★★

增强光荣感是新时代少年儿童道德情感和组织文化情感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少先队工作的主线之一。少先队员的光荣感指的是对组织坚定的认同感、强烈的归属感和应有的责任感。从组织教育角度看,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引导其产生和增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光荣感。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群团组织,少先队应充分发挥组织育人优势和实践育人特色,培育时代新人。因此,优化少先队社会化发展环境,加强和完善少先队在校外的工作覆盖,建立校内外协同机制,以实践教育为基础进行政治启蒙,是在社会化层面切实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的有效途径。

积极开拓校外少先队阵地,应着手建立校内外协同机制,让少先队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感召力和引领力。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感觉学校非常重视少先队活动的少先队员中,光荣感很强的占68.2%,而感觉学校不重视少先队活动的少先队员中,光荣感很强的占比仅为18.2%;感觉父母非常支持少先队活动的少先队员中,光荣感很强的占68.0%,而感觉父母不支持少先队活动的少先队员中,光荣感很强的占比仅为17.3%,差距均非常显著。可见,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感受和评价比较容易受外部的社会化因素影响。

因此,积极拓展校外少先队阵地,挖掘和发挥其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建设少先队组织在校外带领少先队员开展活动的渠道和载体,既是学校培养少先队员光荣感的“补充剂”,也是少先队员光荣感社会化培养的题中之义。

推动少先队员光荣感的社会化培养

外部环境对少年儿童光荣感的影响

积极开拓校外少先队阵地,应通过多元的组织活动塑造身份认同,进一步增强少先队员在组织中的获得感和荣誉感。全国少工委七届四次全会强调,要通过聚焦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从身边的“小道理”感悟国家治理的“大道理”。

面对少年儿童,要开展好具体化、有温度的形象教育、情感教育。调查显示,在少先队实践教育活动中,63.0%的“00后”主要的收获是增长了知识,55.8%的“00后”锻炼了能力,93.4%的“00后”表示在少先队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

校外少先队阵地的建设,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和教学方式,采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宏大的概念走进少先队员生活。例如,浙江省杭州(国际)青少年洞桥营地通过成立校外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台等,采访队员心得、展示队员风采,有效增强了少先队员在组织中的获得感和光荣感。可见,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少年儿童能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加深对少先队的认识和理解,并为成为一名少先队员而感到光荣,从而为树立和增强光荣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极开拓校外少先队阵地,应完善少先队荣誉激励机制,真正激发少先队员的组织归属感和光荣感。少先队校外工作阵地的建设,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干的舞台。岗位锻炼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激励作用。

调查显示,大队委、中队委光荣感很强的占比分别达到95.6%和93.3%,而没有担任任何岗位职务的少先队员中,光荣感很强的仅占74.5%。从实践层面看,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少年宫就以建立荣誉激励机制为抓手,成功搭建起少先队小骨干校外成长圈,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在校外为岗位激励作出了有效补充。因此,在开展校外少先队工作的过程中,少先队工作者应将资源和活动送到每一个少年儿童身边,善用“红领巾奖章”、少先队岗位等评价激励手段,充分调动每一个少先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帮助队员们将对组织的认知逐步上升为光荣感和责任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