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可以,变节不行!” 守护党的廉洁,“龙华四烈士”故事在沪出版

2024-06-13 06:31: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死可以,变节不行!” 守护党的廉洁,“龙华四烈士”故事在沪出版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纪检监察制度孕育地。1926年8月,中共第四届中央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发布《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关于纪检监察方面的制度性文件,也是第一个惩治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开启从严治党的历史。1927年,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在血雨腥风和生死考验中,首届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十名成员,无一人叛党投敌。在这十位纪检监察先驱中,杨匏安、张佐臣、许白昊、杨培生就义于上海龙华,被称为“龙华四烈士”。

作为上海红色文化季重要活动之一,在市纪委监委和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报告文学《人间清白——首届中央监察委“龙华四烈士”》12日在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举办首发式。“聚是一把火、散作满天星,这群革命先驱,他们每个人的革命轨迹在大时代的风潮下交汇流离。”作者杨绣丽说,“在《人间清白》中,我试图用文学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关系,用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尽量做到丰富单个人物的叙事,通过时代背景的描写、人物细节的刻画、对话的设置,让革命故事环环相扣、交织相融,努力写出这四位烈士保持一生清白的革命本色。”

“死可以,变节不行!” 守护党的廉洁,“龙华四烈士”故事在沪出版

上海的红色资源是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人间清白》为上海作协启动的“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创作第二季作品之一,也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推出的又一部重磅作品。

全书通过纪实文学的形式,分“革命晨曦、光明启程”“浦江怒潮、烽火铁骨”“监察志士、青春壮歌”“回到上海、血染龙华”四个部分,以杨匏安、张佐臣、许白昊、杨培生“龙华四烈士”为主线,采用多声部记叙手法呈现他们的革命人生,同时穿插中央监察委其他烈士的革命奋斗故事,展现出党在极端严峻恶劣的环境下,探索开拓纪检监察工作的奋斗历程,凸显纪检监察先驱们对党绝对忠诚、无私无畏的政治本色,以及克己奉公、甘守清贫的高尚精神和临危受命、以身许党的风骨气节。

“我愿淌干眼泪,洗净大千世界;我愿洒尽碧血,参透昏愦人生。”这是纪检监察先驱许白昊在《鹃血》诗文中的句子。为创作《人间清白》,杨绣丽多次瞻仰龙华烈士陵园,参观“四烈士展览”,寻访烈士的史料……由此深深体悟到先烈们杜鹃啼血的志士情怀。“龙华烈士的陵园里,有着最青翠的松柏和碧绿的树荫,回旋着最肃穆的壮歌。杨匏安、张佐臣、许白昊及杨培生,这四名烈士在血与火的锤炼中,成为引领时代奔跑的新青年。杨匏安把每月300大洋的工资都捐给党从事革命工作,自己和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被捕后,国民党劝他投降,他说,死可以,变节不行!许白昊曾担任湖北省总工会财务部长要职,手中握有大笔革命经费,却丝毫未曾挪用。杨培生工人出身,倾其所有,支持革命的发展。最年轻的张佐臣牺牲时只有21岁!四位烈士坚守的初心,如霜,如雪,又如同一道永远清澈的护城河,守护着党的廉洁,荡涤革命长途,换来人间的清白。”

“五月鲜花开满城,弦歌一曲唱英魂。美好生活来不易,多少英雄血染成……”首发式上,上海评弹团演员钱燕、姚依依、刘雯、岑丽倩等带来根据《人间清白》内容创作的弹词开篇《一片冰心留后人》,以简明唱词勾勒出四位烈士的形象。“接到这个创作任务时,《人间清白》还未正式出版,创作的过程也是一次精神洗礼和学习过程。现在拿到这本新书,为之后创作整台节目做准备。”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告诉记者,“发挥评弹‘短平快’的特点,既可以化整为零,也可以串珠成线,讲好上海的红色故事。”

“死可以,变节不行!” 守护党的廉洁,“龙华四烈士”故事在沪出版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作家,我希望用文字表达对纪检监察先驱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通过书写先烈的故事,更加激励自己,同时激励更多年轻读者,特别是更多的年轻党员,勇担使命,立足职责岗位,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纪律书写廉洁的内涵,唱响忠诚和理想的信念之歌。”杨绣丽说。

“死可以,变节不行!” 守护党的廉洁,“龙华四烈士”故事在沪出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