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吊》是怎么“冒”出来的?

2024-06-13 09:01:03 - 媒体滚动

《白杨礼吊》是怎么“冒”出来的?

作为《白杨礼吊》的作者,读者问我最多的问题是:“你怎么琢磨出这样一个题目?”“写作怎样才能紧跟形势?”“你的环保理念和生态知识,是怎么学来的?”这些问题涉及作品与时代、作品与生活、作品与积累的关系,值得探究。

拙作《白杨礼吊》于1986年3月4日在《中国环境报》发表,1990年收入我的杂文集《别思录》,从1993年起蒙教育专家赏识,被选入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语文课本第六册,并延续多年。期间,唐山玉田中学资深教师李作仁发表评论《感情浓烈,摇曳多姿》做了中肯分析,给予热情鼓励;四川学者、教育界资深人士唐仕伦撰写了论文《一赞一吊,情韵悠长》,将拙文与大作家茅盾的名篇《白杨礼赞》放在一起“对赏”,在网络广为流传,令我受宠若惊,十分惶恐,自然也使此文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不少读者向我打听创作感受。近来,我较为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首先,这篇作品出现的时候,正是改革方兴未艾之时,所以,从宏观上说,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因为所有文章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时文”,即时代之文,这是规律,“文章合为时而著。”(白居易)“文之道,时为大。”(清·刘煕载《艺概》)鲁迅说得更直接:“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当时,大批作品应改革大潮而出现,很像唐代诗人岑参诗句所描绘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杨礼吊》也算忝列其中吧。再具体一点看,《白杨礼吊》所反映的环保意识,是当时刚刚兴起的却代表着时代发展方向的社会新风,尤其是198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更是吹响了植树造林、绿化国土、建设生态文明的号角,一时间,民众热心植树造林,保护林木,成为一种自觉的公益担当。《白杨礼吊》所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事件,作品中的叙事部分,基本是写实的,作者也参与其中,并经历了事件的全过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时代的春风,是吹“绽”了千朵万朵花蕾,并不是吹来了现成的花朵,那些待放的花蕾,早在之前就已孕育成熟,悄然等候在那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白杨礼吊》的情况也是如此,作品虽然出现在1986年,但它蕴含的对绿色、树木的喜爱,多年前就在作者的理念中生根发芽了。我出生于一个树木茏葱、浓荫蔽日的冀中平原村落,在清香醉人的枣花、槐花、梨花、桃花、杨柳花中长大,乡亲们爱树、植树、护树,成为持家兴业的优良传统,我的母亲尤其喜欢栽树,她经常到集市买树苗,一路扛回家,在房前屋后和院子里,栽种了各种树,一次种不活就再种,后来,西屋窗前是一棵高过房顶的粗大椿树,东屋则被一棵金丝枣树遮满了窗户。她老人家干活要强,积劳成疾,患有支气管炎,常念叨树叶“能治病”,让她感到“出气痛快”。总之,爱树、护树成为我的一种隐藏于心却又时时想表现于外的情结。改革大潮涌来,先期振响的就是这根“弦”,记得1981年,全国“小说热”,我写了一个短篇《枣又红了》,主题就是围绕一棵枣树悲欢离合的命运而展开的故事,当时,小说并没有发表出来,但几年后出现的《白杨礼吊》,有点像是它改头换面的“再生”,于此可见,作者要表达的理念尽管是潜藏的、内敛的、甚至不是很成熟的,但却是强烈的,顽强的,一有机会它就要“冒”出来。

此外,一篇作品的破壳而出,总得要有个“由头”作突破口,而且这“由头”很重要,一出场便奠定了作品的基调和个性,连作者都要身不由己地服从它的“安排”和发展,《白杨礼吊》的主旨是赞美白杨树,但却是从白杨树被毁的悲剧入手而实现的,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成了这篇作品产生的“由头”,这时笔者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在中学课本曾经学过的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赞美前面加上一个“礼”字,使赞美陡然升格,变得庄严而宏大,表达的是充满敬意的赞美。如今我面对的是白杨的被毁,写的应该是悼念文字,但悼念文字也有种种,一种是不分场合、不大讲究表达方式的怀念文章;另一种则是在为逝者举办的吊唁仪式上,现场宣读祭文那样的表达哀思,促我起文思的是后者,因为我们护树者面对的是“八株枝叶零乱、躺在地上的白杨”,大家的“长吁短叹,相顾无言”,这其实就是一次自发的吊唁,祭的虽是树木,也是很庄严的事情,也应该是“礼吊”,便沿用茅盾先生《白杨礼赞》的用法,确立了《白杨礼吊》的题目。题目既立,语势随之,便有了祭文常见的沉痛、悲切、湍急的格调,加之充满对不良现象的批判,用典、用事较多,故而又增加了夹叙夹议的激辩色彩,这或许就是课本编选者将之作为杂文的原因吧。

《白杨礼吊》至此,谋篇已就,骨架立起,精神灌注,算是完成了清代文论家刘煕载在《艺概》中所说的“上半截事”,接下来再把他说的“以练字练句为下半截事”做好,让血肉丰满鲜活就行了。(“文以练神练气为上半截事,以练字练句为下半截事”——清·刘煕载《艺概》)。由于《白杨礼吊》的构思比较细致,写时字、词、句自然流出,几乎一气呵成,比较顺利。关于树木好处的众多“知识点”,得益于平时读书读报的积累,列提纲时,它们就陆续“蹦”出来了,摘录时只需核对一下即可,那时还没有互联网,自然也没有便捷的搜索,知识来源主要靠读书看报,知识密集的文摘类报刊大受欢迎,我定的此类报纸就有《文摘报》《文摘周报》《良友》《大千世界》《海外文摘》等等,文中所引用的,大多来自这些报刊。

以上所谈的体会,在创作时是没有意识到的,当时就是觉得非要写出来不可,如今去“刨根”,分析它“冒”出来的过程,很有一番“工夫在诗外”的感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