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加入一个芯片就可以“天地一体”!中电网通推动手机直连卫星芯片产业化

2024-06-13 17:16:33 - 媒体滚动

手机中加入一个芯片就可以“天地一体”!中电网通推动手机直连卫星芯片产业化

无论是航行在广阔的海洋,还是行进在林深草密的大山,只要手机中加入一个芯片,就可以“天地一体”,直连卫星获得移动通信。近年来,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下称中电网通)开展卫星通信终端轻量化、小型化、便携化研究,在手机上打造出直连卫星功能的芯片,实现“只要能看到天空,就能得到卫星信号实现通信”。

在民用通信领域,移动通信网络目前只覆盖了全球不到10%的面积,而手机卫星通信则可以轻松覆盖海洋、沙漠、深山等人烟稀少的地区。作为国内卫星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中电网通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截至2023年底,中电网通共拥有有效专利3000余件。

中电网通科技部负责人伍洋介绍,为了充分发挥这些专利应有的价值,中电网通加速专利梳理、实施产研协同,实现手机直连卫星芯片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这一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

为推动科技成果早日落地,中电网通加速梳理盘活存量专利,制定了科学的专利评价方法,实施专利分级化管理,并在新申请专利和对专利的后续评价中应用。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过程中,中电网通以卫星通信领域专利为试点,构建了基于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市场价值3个价值维度9个细分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邀请发明人、技术专家、市场人员和法务部门分别对专利进行评价评估,符合要求的专利提交给评估公司进行专利价值评价。

2023年,经过专利评估评价,中电网通将“一种基于SOC集成化可扩展卫星通信业务系统”发明专利,许可给河北神舟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神舟卫通)使用,为手机直连卫星芯片批量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手机直连卫星芯片产业化过程中,中电网通与神舟卫通充分协调科技创新与产业推广的关系,完成科研成果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双方以“神舟卫通出题、中电网通答题”为导向,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强化从产业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

“中电网通利用在卫星通信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负责科技创新工作。神舟卫通则利用其先进的生产条件、高效的生产能力和灵活的用人方式负责产业化推广运用。通过成果协同创新模式,双方打通了科研成果从试验样品到定型产品最终到货架商品的‘最后一公里’,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产业化中去。”中电网通手机直连卫星芯片项目总师王力权表示。

实现产研协同转化,提高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格外重要。“与传统的‘先转化后奖励’模式相比,‘先赋权后转化’的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人翁’作用,也可以帮助研究院所简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中电网通相关部门副主任王金海介绍,为解决科研人员产业化动力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中电网通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试点,探索出一条“研究院引人、企业用人、合作育人”新路径,对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机制进行改革,将产研合作中的人员交流、从业经历作为重要的人才评价指标,提高人才在院企之间交流的积极性。

通过协同创新的产业化新模式,中电网通与神舟卫通针对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开展研究,利用现役“天通一号”卫星及地面系统,设计了新型低速卫星移动通信体制,突破了低灵敏度信道解调、轻量化极简协议、极低码率话音编解码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手机直连卫星通信产业化发展。目前,中电网通在相关领域共拥有专利53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外观设计专利11件,包含高价值发明专利10件。

“截至2023年底,公司凭借该产业化项目已取得经济效益数亿元。目前,以该芯片为核心的车载样品已完成研制,正在向国内头部汽车厂商进行推广。随着商业卫星移动终端不断普及,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期待。”神舟卫通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本报记者苏悦)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原标题:中电网通推动手机直连卫星芯片产业化——打通“产研”链条按下转化“加速键”)

(编辑:晏如责任编辑:吕可珂审校:冯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