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西河镇:农村综合性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2024-06-13 16:02:29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淄川区西河镇:农村综合性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自列入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深挖资源潜力,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闲置资源有了“新东家”

实现村集体增收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

西河镇属于山区镇、库区镇,厂房等闲置资源较多,为此西河镇集中对项目区闲置资源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并先后注入农改资金1500万元,实施医养共同体、中草药加工车间、孟子学堂、护宝泉文化休闲基地等项目,盘活闲置资源约20000平方米。

期间,西河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镇党委牵头以项目区16个行政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基础,成立“共富公司”,探索“党组织+共富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打造集企业、村级集体经济、农民于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村集体和农户的互利共赢。

闲置资源盘活建成后新形成的固定资产由“共富公司”统一管理运营,每年可实现收入60万元以上,确保村集体每年稳定在10万元以上。通过文化休闲基地建设,护宝泉村闲置多年的老年公寓和水池等基础设施得到盘活,每年可实现租金收入6万元。

产业发展有了“新方向”

实现村民增收是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淄川区西河镇:农村综合性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为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西河镇紧扣“农”字特色,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壮大艾草、中草药、蜜薯、黄烟等主导产业,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纽带,通过龙头带动、政策激励等措施,持续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现已连片发展艾草300亩、新植和野生连翘抚育6000亩、蜜薯100余亩、黄烟50余亩。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西河镇围绕“生态+融合+共享”的发展思路,导入中草药文化,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大力推进艾草、中草药等全产业链建设,以齐艾健康文化产业园、名翘中草药产业园为主的集农文旅产业集群已初显成效,日益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通过项目建设,可带动项目区1600余户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300余个,预计可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村庄面貌有了“新提升”

在强村富民的同时,西河镇还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实施幸博路提升改造工程,对公路沿线进行绿化、美化等,项目区路域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实施张庄卫生院病房楼和东坪卫生院新院区改扩建工程,改造面积3045平方米,乡村医疗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1940户、343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小东坪、下义户民生综合体2处、1600平方米;实施上台、东庄2个村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通过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西河镇不仅实现了强村富民,还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未来,西河镇将继续巩固提升农村综合性改革实验成果,不断探索创新,力争打造山东省农村综合性改革样板。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刘磊通讯员刘树宝

淄川区西河镇:农村综合性改革激活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