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和谐社区

2023-07-13 06:16:00 - 媒体滚动

转自:山西日报

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和谐社区

西街社区:“小圆桌”议出大和谐

共建共治共享 打造和谐社区

存孝社区:服务站便民又暖心

西街社区:“小圆桌”议出大和谐

运城市盐湖区东城街道河东西街社区位于运城市中心城区,特点是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商场门店多、机关单位多、家属楼院多。针对“五多”特点,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西街社区探索出了以“小圆桌”议事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如何听到居民的真心话,激发居民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为破解这一系列基层治理问题,西街社区在盐湖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工作原则,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动员组织共驻共建单位负责人、物管会主任、网格员、楼栋长、社区党员、热心居民等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来,由此一个“小圆桌”议事应运而生。

“小圆桌”议事解决的问题,大到如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小到如何清理自家门口的卫生死角,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老破小”“脏乱差”一直是老旧小区的代名词。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针对运城宾馆家属院居民最关心的拆除违法建筑、阳台脱落、噪音大、管道老化、私拉乱扯电线严重等问题,西街社区党支部多次进行“小圆桌”议事,组织居民代表、各级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共同分析、研判、商议,确定立项,并付诸实施。改造后,该家属院智能识别门闸,一车一开;粉刷一新的外墙,大气美观;一排排停车位上,车辆停放有序;20米长的电动车停车棚,配备了30个智能充电桩;粉刷后的楼道蓝白相间、清雅别致,再也不见“牛皮癣”。以前搬出去住的居民,最近在粉刷房屋准备搬回来居住。

“三分建七分管”,只有长效管理才能巩固改造成果。西街社区党支部通过“小圆桌”议事组建起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监督队,聘任了3名党性强、负责任、乐于奉献的老教师、老干部,担任社区文明城市创建监督员,督促各小区、家属楼院开展常态化环境治理工作,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在体委家属院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每位居民将身边的各种小问题“提一嘴”,把改进建议“写两句”,就能总结出“一箩筐”社区治理的好办法,社区将这些“金点子”梳理归纳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对于疑难纠纷社区通过“小圆桌”议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依法办事,将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在一次处理因宠物狗咬伤邻居引发的索赔纠纷中,西街社区党支部把“小圆桌”议事开在当事人家门口,组织网格长、民警、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共同调解,心理咨询师从情、理角度出发,请双方换位思考,用同理心感受彼此的想法,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社区民警从法律角度就理赔进行分析研判。在多方力量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狗主人一次性赔付对方治疗费并表达了歉意。

西街社区依托“小圆桌”议事平台,有效地推动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真正实现基层治理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办,逐步汇聚起居民自治的强大力量,进一步激发广大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愈发强烈,社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小圆桌”议事推广普及,盐湖区基层治理工作更加民主和顺畅,社区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迎刃而解,居民之间更加和睦友爱。

姚姬娥文/图

存孝社区:服务站便民又暖心

6月15日上午,灵丘县武灵镇存孝社区广场上,加油声、呐喊声此起彼伏,正在举办的“拔河比赛”“旱地龙舟”“珠行千里”的趣味运动会,让社区的居民倍感快乐。

占地面积300亩、楼宇50多栋、居民2484户6818人,位于县城东5公里处的存孝社区是灵丘县建设规模最大、搬迁范围最广、入住人口最多、功能设施最全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存孝社区2018年12月成立,居民涉及了全县所有乡镇,大家的生活习惯差异性大,当初治理压力特别大。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旺说,社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居民的就业收入问题。

“以前在山村里还能种点地,最起码有吃的。现在搬到平川了,住进了楼房,没处挣钱,咋生活呢?尤其像我做了两次手术,常年腿疼用药,外出打工没人用。居住环境变成了天堂,可这不能当饭吃。带着担忧搬进来后,才意识到自己当初想得多了。”居民任志发说。存孝社区成立后,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住户详情登记。了解到任志发的情况后,安排他做了社区保安。“比种地轻松,收入还固定,生活有保障,感觉特幸福。”任志发说。

与县人社局合作,成立社区就业服务站,并设专岗,常年为辖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与驻地企业协商,争取就业岗位,让300多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引进箱包、电子软件等加工企业,吸纳社区500多人就业。社区还定期为居民开设职业技能培训课,实现了让居民一技在手,挣钱不愁。“现在,社区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基本上都有事干,有钱挣。就业解决了,社区治理也就顺畅了。”李旺说。

幸福社区的打造,离不开文化这张牌。居民李改霞说:“自从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生活是越来越充实,快乐感飙升。广场舞展示、居民运动会、道德模范评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让居民‘小家’融入社区这个‘大家’,更重要的是拉近居民们的关系,使得整个社区其乐融融,居民感觉就是幸福。”

就业解了民忧,文化聚了民心,搞好服务就是暖了民心。社区在全县成立了首家儿童服务站,不仅解决了家长上班时间孩子谁来带的愁事,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赢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推出的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水暖心、一份真心帮助、一声再见相送的‘五一’工作法和‘小事情、小组织、小学生’三小工作法,从小处着手,细节上做文章,春雨润物,成为了全镇众多社区学习的榜样。”武灵镇党委副书记胡建祥如是说。

马明清/文刘泽清/图

滨东花园:三方联动创治理新模式

阎文玉2008年就住进了太原市汾河畔滨东花园小区,谈起如今的变化,她感慨良多:“小区院子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都得感谢平阳路街道和滨东社区,我们现在是‘省园林小区’,放在七八年前,想都不敢想。”

滨东花园隶属于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街道滨东社区,有居民1500户,由于体量大、住户多,一直是滨东社区的工作重点。2015年,“那会儿小区环境确实非常不好,卫生服务差、公共设施不维修、枯死绿植不补栽等,居民们怨声载道,频繁和物业发生矛盾,一度发展为拒缴物业费,要求换掉物业公司。”史祥于2021年起担任滨东社区主任,平阳路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走访居民和物业,最终,物业“大换血”,并承诺居民进行整改。

新物业公司经理上任后,整改小区环境,让管理更完善,沟通更畅通,是滨东社区考虑最多的问题,他们很快找到方向——让“党旗红”引领“治理实”。2019年,滨东社区党支部牵头,物业成立了党支部,建立“社区+物业+业主”三方联动新模式,以党建引领,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召开协调会20余次,征集“愿望清单”80余件。

物业党支部做的第一件实事就是小区垃圾处置。之前,小区17个单元就有17个垃圾投放点。垃圾桶全天摆放,一到夏天蚊蝇满天飞,臭味扑鼻。社区、物业配合,小区垃圾投放设置了新模式,规定投放时间,其他时间撤走垃圾桶。起初部分居民不理解,社区工作人员就组织小区党员志愿者“桶边督导”,指引大家按照要求投放垃圾。居民逐渐从被动配合变为主动参与,没有了垃圾成堆臭气冲天的乱象,小区环境得到改善。

“你看现在我们小区环境多好,现在的物业费交得舒心啊。”在滨东花园小区的红色文化广场上,居民李香连难掩喜悦。记者在广场两侧看到一排“二十大报告金句”的展板,不时有居民驻足阅读。史祥介绍,社区、物业、小区还开展了交叉任职,互相监督、配合,将原有广场命名“红色文化广场”。

在滨东花园最南面,有个“小区党群服务站”,2020年,由平阳路街道办事处牵头,打造了这个占地约400平方米的“红色阵地”。设有共享客厅、党建之家、童趣乐园等8个功能室,真正让小区的党员和群众有了一个了解党建、活动议事、沟通协商的平台。“你看墙上的展板,‘绿点子、红袖子、蓝本子’,这些是小区7支志愿服务队伍,目前一共开展300余次志愿服务。”史祥说。

“社区建设得越好,居民幸福感越高,看着小区一天天变美丽,我们也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骄傲。为居民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一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史祥说。

本报记者韩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