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的东三岔村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山村

2024-07-13 00:00:43 -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午报

长城脚下的东三岔村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山村

长城脚下的东三岔村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山村

长城脚下的东三岔村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山村

长城脚下的东三岔村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山村

坐落在长城脚下的延庆区大庄科乡东三岔村,是一个精致美丽、古朴无华的小山村。从明长城大庄科段望下去,东三岔村静静地卧在山谷里。这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周围有莲花山、燕羽山。东三岔是延庆区九沟十八湾的一部分。由于它自然环境独特,紧挨着旺龙潭大峡谷、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与明长城,说它是长城脚下的世外桃源一点也不为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清代古村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村落清代建村的东三岔村曾经不同寻常

久居都市,第一次来到这个小山村,让人觉得很新奇。在村第一书记乔立建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东三岔村所在的一个三岔沟口,这里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写着“东三岔村”,十分醒目。村子不大,村域面积2.1平方公里。从村口望进去,村里只有一条主路,不过300米。因村子处在三条沟谷的汇合处,故名三岔口。据了解,为了与井庄镇三岔村相区别,更名为东三岔。

走进村中,东三岔村村容非常整洁,村貌也十分古朴简洁。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村里看不到一处随地丢弃的生活垃圾,也没有一处私搭乱盖的建筑,一切都在精细化的管理中。

乔书记掰着手指头给我算了一下村里的人口:全村常住126户,户籍人口269人,姓氏主要为付姓,是清代建村。东三岔村所属的大庄科乡,有29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其中多为清代建村,少量为明代建村。所以,大庄科乡是一个历史文化久远的山乡。

东三岔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让它在一路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不少光辉业绩。1963年,该村流域治理经验即被《北京日报》报道;1984年,该村被评为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现在在东三岔村口还立着北京水利局的小流域治理示范点的标志碑。

从1956年开始,几十年来,东三岔村把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整齐的梯田和茂密的果林。东三岔村的小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为北京山区经济沟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样本。

当年有效的小流域治理,换来了如今的山清水秀,赢得了植被茂密的优越自然环境。村里民居整齐,起起落落。村里泉水一年四季长流,山谷植被茂盛,漫山遍野都是森林。村里修的主路也随着山势蜿蜒,上千余株百年古木,古井、石磨、石碾,加上潺潺的溪流,构成了一幅典雅古朴的画卷,尤其是山上流下来的泉水,让东三岔村的祖祖辈辈受益。现在村里连种植粮食、蔬菜、果树都用泉水浇灌。这样美好绿色的生态环境,凝聚了几代东三岔人的努力。

据介绍,这里时常有从市里过来的驴友、探险者、游客。尤其是每年春天,每天有上千人来这里看桃花,是不少游客心中的世外桃源。如今,村里也在规划做强文旅产业的设想。

长城村落

明长城大庄科段遗存的忠诚守望者

东三岔距离明长城大庄科段也就是一里地,在路旁,立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由此可看出,这段野长城的重要价值。

得到许可,我开始考察这段险象环生的“野长城”。说它险峻陡峭,一点也不过分。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本原汁原味、博大厚重的立体教科书。虽然此时城市气温高达37度,但这里给人的感觉并不是特别热。

众所周知,延庆区长城资源雄厚。据资料记载,大庄科长城是明皇陵东北重要长城防线。始建于明初,后来进行过多次修缮。这里山石裸露,崎岖雄奇,极大保存了长城原始风貌。这段长城全长4057米,有空心敌台13座,均为砖石结构。这是一段未经修复和开发的残长城,其砖石长城与八达岭长城处于同一延长线上。

按照专家的意见,此段长城是我国明长城中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之一。它盘旋游卧于延庆区境内的崇山峻岭之间,像一条巨龙气势磅礴。走访中,东三岔村长城巡视员付立军热情地为我介绍了村里负责保护的这一段长城,有1公里长,包含4个敌台。据他介绍,这里是延庆区与怀柔区交界,远处能看到距离这里20多公里的长城——箭扣长城。多年前,在这里的敌台里,还挖出了两门大炮,其中一门是全铜的保留至今。付立军每天都要上山看护长城,遇到有游客露营、野炊、乱扔垃圾的情况,他都会及时制止。

不管怎样,这段明长城的存续,让东三岔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城守望者和大庄科长城的第一门户,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东三岔村,了解了这个古村的历史文化。

红色村落

平北抗日联合县政府所在地

我在东三岔附近的公路墙面上看到了“红色体验基地”的巨大红色标语。查阅了资料才知道,东三岔村是抗日战争时期响当当的堡垒村。当时,东三岔村所在的大庄科,是华北地区的交通要道,这里也很快成为抗日根据地。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创建冀热边抗日根据地。在中共冀热边特别区委负责人李运昌、胡锡奎的领导下,通过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东分会广泛发动群众。1938年5月,为策应冀东人民抗日大暴动,中央军委派八路军第115师和第120师各一个支队,分别由宋时轮、邓华率领向冀东挺进。1938年5月17日,两个支队到达平西的斋堂村,开始创建平西抗日根据地,同时组建八路军第4纵队(简称4纵,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李钟奇任参谋长,伍晋南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1、第12两个支队,简称宋时轮支队和邓华支队。随后,宋时轮支队和邓华支队兵分两路,经延庆向冀东挺进。

6月初,宋时轮支队34大队进入“后七村”,打下日伪大庄科警察所,继续东进。其中以刘国梁为首的一支部队来到东三岔。他们把躲在山里的村民都找来,宣传抗日主张,赢得了村民的信任。随后,八路军宣布成立滦(平)昌(平)密(云)临时联合县政府,由张书彦任县长,刘国梁任工委书记。1938年9月8日,伪满洲国集中六个团的兵力对这里进行围剿。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为保存实力,挺进大队转移冀东,县政府也同时撤离。这个政权在东三岔仅仅存在了两个月。时间虽短,但在东三岔播下了革命火种。可以说,八路军在平北、在东三岔站稳了脚跟并建立了县级政权,并存放了大批军需物资,发展了一批党员。

可以说,红色文化也是东三岔的历史底蕴,这也是东三岔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光荣历史。

冶铁遗址

曾是辽代的“首钢”——古代兵工厂基地

来到村中央,我发现了一处被遮挡的地方。因为被围挡封住,无法看到其中的内容。乔书记看出了我的疑惑,说那里属于首钢管理的区域。我不禁一愣。原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三岔村曾住过首钢的勘探队。村里的这一处废弃小矿,也是一千多年前辽代矿冶遗址群之一。这个重大的考古成果发现于2005年。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包括5处矿山,4处冶炼遗址、3处居住及作坊遗址,而东三岔村的这处矿山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这处遗址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1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次重大发现,显示了辽代的冶铁技术已经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东三岔村这处矿山遗址,不但说明了这里的矿藏丰富,也说明了至少在一千多年前,这里虽然还没有形成原始的村落,但已经有人在这里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产与居住。许多业内专家都认为包括东三岔村在内的大庄科乡的辽代冶铁遗址群是辽代的“首钢”,该遗址是燕山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辽代冶铁遗址,是古代兵工厂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主讲人介绍:

赵强,资深出版人、编审、知名时评人,曾在多家出版机构担任重要职务。著有杂文集《楞客天下》《出版行旅—总编辑手记》等7种,在100多家媒体刊发2000多篇杂文、评论、散文等。为北京杂文学会会员,至今仍笔耕不辍。业余时间致力于对老北京古都文化的探索。

□主讲人:赵强文/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