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冀东走向世界

2024-07-13 02:00:22 -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从冀东走向世界

从冀东走向世界

□ 王红利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冀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秦学武教授最近出版《冀东文化关键词》一书,该书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华地域文化关键词”丛书之一。正如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金善所言,《冀东文化关键词》一书详尽而严谨地对冀东地区的各类文化特征进行了介绍,并采用了学界少有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该书文辞优美,读来令人获益匪浅,是了解冀东文化的一部难得的著作。笔者在通读该书之后,认为该书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中英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许多重要国际场合阐释和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也必将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该书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生动践行。冀东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冀东地区的滦河古称濡水,是华北第二大河,与长江、黄河一样滋养了两岸的优秀儿女。该书的英文翻译生动传神。由于书中摘引了不少古诗文,还有许多名词在英语世界中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翻译,所以对于译文工作是一个巨大考验。译者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最大程度保留了中文原有的含义,使得译文同样地道而精彩。

二是点面结合。冀东是一个区域地理名称,指河北省东北部的唐山、承德、秦皇岛三市。冀东文化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西辽河文明。这一区域北倚燕山,南襟渤海,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咽喉要地,见证了明清易鼎这一重要历史转折点。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这里最早出现的国家孤竹国,其历史可以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初时期。历史上的冀东地域是个汉民族与山戎、鲜卑、契丹、女真、满族等民族聚合与交融的地区,这种民族的聚合与交融,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程,由此也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合的文化圈。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进而形成了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因此,冀东文化很难一言以蔽之。《冀东文化关键词》则以关键词的形式统括冀东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对于不了解冀东文化的读者是一种非常友好的切入途径,更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本书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讲好中华文化的冀东篇章为宗旨,设置了古史文化、长城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冀东文学、产业文化、时代文化、生态文明共9章凡134个关键词,通过内容阐释、谱系梳理、故事讲述等形式,由点及面、图文并茂地构筑起一幅冀东文化的完整图景。

三是学术严谨。限于本书的“关键词”体例,无法充分展开论述,每一个关键词就是一篇文章。每篇文章字数不一,却也相差不多。这样的文章就如同工具书的词条,带有一定的科普性质,不做深入的学术探讨,但行文论述却依然保持了相当的学术功力,正所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在许多词条和论述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如蓟镇范围、“天下第一关”牌匾的题写者、松亭关的位置、卢龙塞道的位置、乐亭大鼓的起源等比较有争议的话题皆有注释予以说明。如此安排既体现了著者科学严谨的学术追求,又是对读者的负责。《冀东文化关键词》涉及领域众多、时空跨度大、体例出新,是弘扬冀东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冀东篇章的生动体现。

四是图文并茂。《周易》称“河出图,洛出书”,所谓图书,本指河图洛书,现在泛指书籍,但可以看出早期的书与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古人还有“左图右史”之说,足见对图的重视。郑樵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一语道破文字与图片之间的关系,图与史分列左右,可以互相参补印证。文字叙述在于说理,而图片则可使道理形象化,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密不可分。《冀东文化关键词》不仅配图丰富,而且质量极高,这对提高全书品质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