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魏少先和他的“红色电影博物馆”

2024-07-13 06:35:15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农民魏少先和他的“红色电影博物馆”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丹丹

胶片在放映机上转动,轴承转动的声音迅速吸引游客围观。魏少先站在放映机旁,一束光投在白墙上,经典红色电影《地道战》便映入在游客眼前……

这样的场景,丛台区四留固村村民、“红色电影博物馆”创办人魏少先早已熟稔于心。

舍不掉的红色影像情

说起收藏红色电影的缘起,魏少先说:“我早年办过砖厂,跑过运输,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停止经商。闲下来,脑中时常浮现的,竟然是童年看露天电影的那些美好时光。”

一次偶然的机会,喜欢红色电影的魏少先发现,经典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拷贝越来越少,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纪录片,更是鲜有出镜。

“不能让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流失损毁或沉睡在库房里,要让它们起到教科书作用。”说干就干,从2004年起至今的20年间,老胶片、老海报、老放映机……他收集了数千部红色电影的拷贝资料,并自费创办了“红色电影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架子上陈列着由铁盒或塑料盒装着的老电影胶片。不少铁盒已有锈迹,塑料盒也有磨损,布满岁月的痕迹。

这些老电影胶片中,有反映我党艰苦卓绝斗争的《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有反映抗战历史的《平型关大捷》《地雷战》,也有反映我军武器装备发展史的《东方巨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等。

“电影胶片的规格不同,有35毫米、16毫米、8.75毫米,还有70毫米的。”魏少先介绍,这些电影拷贝有的国内非常稀少,少数已接近绝版。

收藏分享入迷成痴

什么叫“痴情”?魏少先用实际行动进行了诠释。

“为了收集到一部想要的胶片,坐两天两夜火车也不觉得累。”魏少先说,他最远曾到过吉林,花14000元买到一部电影《中国1949》的拷贝。

20年来,魏少先已收藏红色电影胶片4000余部,除了馆内陈列外,还塞满了两个仓库。此外,他还收藏有电影放映机约200台,老电影海报3000余张。

为了收藏及创建博物馆,魏少先不仅借钱,还花光了20多年经营企业的百万积蓄,卖掉了家里的老宅子。有人说他疯了,有人说他傻了。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魏少先坚持自己的信念:“通过无偿分享这些电影发扬红色传统、凝聚精神力量,是价值连城的事,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尽管现在网上已经有海量视频,但一些珍贵的红色影片,网络上或是没有,或只有一些零星片段,“很不过瘾”。在魏少先看来,这正是他在互联网时代,仍然坚持红色电影收藏、放映的意义所在。

不知不觉,魏少先的放映之路已超过10万公里,免费放映超过3000场。

只为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这些年,魏少先的红色电影博物馆人气越来越旺,不仅有各地群众、游客,还吸引来专家、学者、藏友等来此观看欣赏、调用参考、借阅展览等。慢慢地,红色电影博物馆成为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

“红色电影博物馆”越办越红火,设备添置、日常维护需要的资金给魏少先带来不小的压力。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当地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这让魏少先的干劲越来越足。

魏少先说,“一个人活着不能只为钱,要为社会做点事。我搞收藏的目的不是‘藏’,也不是为了投资升值,而是与大家分享,利用红色影片来宣传红色精神。”

在魏少先看来,无偿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人通过老电影重温曾经的峥嵘岁月,才是他的这些宝贝“最好的归宿”。

如今,魏少先年事已高,组织讲解、放映电影都有些力不从心。但令他欣慰的是,儿子魏行受其影响,如今已接过接力棒,将传播红色文化作为人生追求。

每天熟练地摆弄保养放映机、聆听胶片转动时发出的声音、回味老电影特有的“裂纹”……让更多人观看经典红色影片,激发爱国情怀,一直都是魏少先最高兴的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