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口语化”历史

2024-07-13 06:38:40 - 兰州日报

书写“口语化”历史

兰州有两千多年历史,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置榆中县,得名于“树榆为塞”。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金城县,以筑城得金而命名。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在皋兰山下置兰州,以皋兰而得名,“皋兰”匈奴语,有高峻之意。其间在黄河谷地南岸,筑城设县,意在“控河为险,隔阂羌戎”,拱卫中原地区,故史称“自汉以来,河西雄郡,金城为最”。而且兰州“地居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雄踞黄河之滨,成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宋元明清的重要渡口,在沟通东西交流,加强中原与西北边疆的联系方面,起到莫大作用。

兰州这些辉煌历史,通过近年出版的《甘肃通史》《兰州通史》以及一些论著,得到全面的阐述。然而由于是史学体裁,引用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料很多,学术性强,有如高头讲章,有点艰深,给一般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无意中造成阅读障碍。而一些网络上的关于兰州历史的文字,虽然通俗易懂,但难免有错误不实之处。这真是深也不是,浅也不是。

五一劳动节前,多年研究甘肃科举史的贾守雄先生,领来三十出头的张庆涛(笔名沐泽川),出示他的新作《岁月兰州》书稿,让我看看,并写篇序。我利用假日,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稿,感觉最大的特点是作者用口语化的文字,娓娓道来,把错综复杂的兰州历史准确无误地反映出来,这是作者最用心之处。作者年龄虽小,但起点很高,他博览关于兰州的史书以及学术论述,化解于胸,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述说翔实的历史事实。精彩的场景,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可读性极强,又无当下戏说历史弊病,使这本书稿正好达到深与浅的平衡,这真是太不容易了。

其次,作者作为山东支援兰州建设者的第三代移民,从他孩童时代,亲历、亲见、亲闻兰州巨大变化的视角出发,讲述暮春五泉踏青、动物园观兽,盛夏雁滩游泳等有趣经历,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打开记忆的闸门,在不同时间,遨游于共同的空间,作者与读者互动,共同完成阅读享受,当然这个空间的变化是很大的。

作者选用精美照片,尤其是自己的照片,增进亲切感,使之图文并茂,左史右图,图文互补,加大书稿的深度。其间,恰到好处地引用古人咏兰诗词,并加上自作诗句,使书稿平添几许文学色彩。

作者生于兰州,长于兰州,喝黄河水、品兰州风味长大,因此对于兰州的饮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作者最爱吃铁路局孙子烤肉,东方宫牛肉面,八公里羊羔肉,大沙坪白记肉片,均家滩浆水面,胖妈妈的手抓羊肉,箭道巷的肥肠面,通渭路的马三洋芋片等美食,尽管这只是兰州美食的一部分,但足够了,通过优美口语化的文字,展现于读者面前,不由食指大动,恨不得马上品尝一番。作者为自媒体人,既能网播,又能写书,双管齐下,发展前途很大,殷切期望写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邓明文/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