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儿“捡珍珠”

2024-07-13 17:00:19 - 北京晚报

和女儿“捡珍珠”

插画李伟

说个故事

▌云憬

女儿一向开朗,可自从上了小学后,总在学习上粗心犯错,每天垂头丧气,甚至有了厌学情绪。为此,我又担忧又苦恼。直到有次和她一起捡珍珠后,一切才有了转机。

上个月,我整理首饰盒时,翻出了一条珍珠项链。那项链由均匀的白色小珍珠串成,主珠是一颗黄豆大小的紫色珍珠,垂坠在项链中间。因是密友相赠,我十分珍爱,从不舍得佩戴。我想拿出来看看,谁知“哗啦”一声,绳子突然断了,白色的小珍珠瞬间在地板上四处逃窜,连最大的那颗紫色珠子也不知遗落到何处。

我大脑一片空白,慌忙戴上眼镜伏在地上寻找。可找来找去,包括那颗紫色珍珠在内的好几颗始终找不到,急得我满头大汗。

女儿见状,也帮我找了起来。她弯着腰东瞅瞅,西瞧瞧,再小的角落也不放过。不一会儿,她就在花盆的托盘里找到了两颗。我夸女儿仔细,女儿获得鼓励,信心满满地去找下一颗。

得益于身形灵巧,她直接钻进了书桌底下,匍匐着身子,眯起眼睛,像一只小警犬。突然,她尖叫道:“妈妈,这里也有一颗。”我也趴下身子看过去,只见一颗白色的小珠子安静地躺在桌腿的后面,从外面根本看不到。接着,她又在其他桌腿后面找到几颗。

我也没闲着,用笤帚在床底扫了又扫,找了又找,可紫色珍珠依旧不见踪影。女儿也围着十二平方米的小房间四处看,最后,还伸出小手在床与窗户的缝隙里开始摸索了起来。几番周折,女儿终于摸到了它。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寻找,珍珠项链也基本恢复了原形。不过,看到女儿如此耐心,我深感欣慰。

我突然想到,知识就像珍珠,如果不小心弄丢了,一定要耐心找回来。我告诉女儿,妈妈上学的时候,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就是因为我不停地“捡回”遗漏的知识,就好像她帮我“捡珍珠”一样。

于是,我们把学习上的“找错误”取了个名字,就叫做“捡珍珠”,每次她做完题后,我都陪着她一道接一道检查,一起“捡珍珠”。不知不觉中,她也渐渐养成了主动“捡珍珠”的好习惯。

今天放学回家,女儿兴奋地从书包掏出一封表扬信递给我,上面写着“进步之星”四个大字,我惊讶地看向女儿,她正神气地望着我笑,眼神里闪烁着得意的光芒。

其实,在“捡珍珠”的路上,我比女儿收获更大。她收获了学习的新方法,而我,却找回了那个神采奕奕的女儿啊!

和女儿“捡珍珠”

讲点心理

▌刘一阳

作为家长,作为大人,我们很少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我们自己无助的脆弱的那一面。

爱一个人就是希望能够在他们生命中成为能够提供价值的存在。作为爱我们的孩子,他们也会很想到有时候能够成为一个力量更强大的,可以帮助到我们的角色。

当我们心爱的珍珠项链一下子散落一地的时候,那一刻带来的慌乱、失望也把我们退回到了一个无助的、慌张的孩子。而身旁的孩子,有更灵活的身形,更好的视力,此刻更淡定的情绪……因此帮妈妈找到了第一颗珍珠。

妈妈也因此从无助慌张恢复到了面对困难积极行动的状态,而这份美好的升起的能量,是孩子带来的,可想而知孩子此刻多么有价值感。

无论是从亲子情感还是心理学角度,都要特别提倡家长多和孩子在一起,不单是为了孩子们的所需,更多是增加他们参与、帮助我们大人的机会。

而孩子也需要这样的成就感。当遇见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我曾经把它完成过,拿到过成就感,因此我会相信,我再一次遇见一件有点难的事情,我应该也会拿到相似的结果,久而久之形成胜任感,一种容易持续成功的品质。

(刘一阳:17年经验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教育学、文学三学士,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心理、用户体验双专业研修生,综艺节目常驻心理嘉宾。北京晚报心理专家团队成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