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职业教育求解高质量发展之道

2024-08-13 06:00:50 -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为职业教育求解高质量发展之道

□ 本报记者 邱 凌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指出,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当下,面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应如何展现新作为?如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7月30日,由民进安徽省委会主办,安徽省中华职教社协办,民进安徽省委会教育委员会、合肥理工教育集团承办的安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合肥举行。多位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齐聚一堂,围绕“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进行交流研讨,试图为职业教育求解高质量发展之道。

优化结构 创新育人模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形态和教育需求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开幕式上,民进中央副主席王刚强调,职业教育应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创新,提升育人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在以高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时代背景中,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关键催化剂。这要求我们重构职业教育领域的创造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天山建议,职业教育要根本性变革教育教学方式。

“三转四像”育人模式改革是阜阳技师学院的一大特色举措。其中,“三转”就是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四像”就是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据阜阳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扬介绍,这样的模式促进了专业就业和产业融合,得到了多方认可。

安徽职成教学会会长李兴旺则表示,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发展。比如,中职教育要在“做稳做实”上下功夫,打牢基础;高职教育则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在规模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强化内涵、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打造品牌。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应提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院长刘瑾表示要遵循职业教育的育人特点,努力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纳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之中,提高和行业的标准、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自大学毕业以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晓雷二十多年一直工作在高职战线。他表示,培养人才必须因材施教,善于发现挖掘学生的潜力,搭建服务学生成长的平台,尤其要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我认为核心还是应该构建一个有温暖、有文化,让学生有梦想的校园,唤起每位学生‘我要成长’的自信,激发他们‘我要成人’的自立自信自觉,实现他们‘我要成功’的自信。”孙晓雷说。

协同发展 强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职业教育从外延式发展转变成内涵式发展阶段,新质生产力也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新的窗口期。民进安徽省委会主委、安徽省中华职教社主任李和平认为,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势在必行。“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研发中心、实训基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深度融合。”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一直注重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从而提升校企行政一体化发展的融合度。据刘瑾介绍,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点围绕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动态完善专业调整。“近年来,我们停招了物业管理等15个老旧专业,增设了康复治疗技术、学前教育等21个与城市民生相关的专业。”

与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类似,阜阳技师学院也紧紧对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专业方面作了调整,重点建设了智能制造、人工制造、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共18个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专业。“据统计,近三年来,有三千多名外地客商到阜阳技师学院来参观,促进了如金风科技、比亚迪、福迪等项目落户阜阳。”张扬说。

“融通、融合、融会是我们现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但与此同时,民进安徽省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合肥理工学校校长张晟也表达他的忧虑:“在校企合作方面,学生和家长就业意愿不强,外加产业升级,企业对人才的素养要求不断提高,导致中职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从而导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推进。”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刘瑾表示,产教融合还需要深化职业教育“一体两翼”的改革,尤其是需要更多地激发各个主体,包括政府行业牵头的头部企业,整合资源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从而打造世界级教育联合体和行业产校融合共同体。

激发活力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数字赋能已经成为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职业教育领域,数字赋能也被视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曾天山认为科技创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步骤,而职业教育作为技术研发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战略性、未来性产业力量向稳发展的基础性保障。重大科技革命带来的“变轨超车”机遇成为职业教育提升质量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新基建”赋能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主要从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展开,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数字底座。

为了抓住契机,以数字赋能职业教育,不少职业教育学校已经走在探索路上。“我校注重培训设备智能化,共同体校企联合研发了‘标准动车组司机模拟实训系统’;2023年又打造轨道交通虚拟仿真数字资源开发、5G智能运维等13个校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教授倪居还表示,未来将注重发挥办学优势和专业特长,对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需求,按照企业需要协同开发培训资源。此外,根据企业运行特点,还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授课方式,面向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入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数字能力提升培训。

张晟表示,当前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建设主体较为单一,与岗位需求的适配度不够。因此,张晟所在的合肥理工学校重点打造数字化校园。“目前,学校投入近四千万元,助力学校内涵建设提档升级的同时,也提高了师生的数字素养。”张晟说。

安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隶属于新华教育集团,至今已有36年的办学历史。2017年,为响应技工大省、技工强省的号召,在原校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的基础上申办了安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主要培养数字人才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在专业建设上,依托原来安徽新华电脑专修学院做数字文创、数据安全、物联网、大数据等。同时,紧跟市场和技术的更新发展建立了一系列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包括云计算、阿里云、ChatGPT等。”安徽新华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王胜表示。

在数字技术快速迭代的催化下,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质量在持续提高,数字化人力资本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曾天山表示,在技术升级的关键时刻,更需要构建灵活开放的人才成长空间,尤其要注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建议以高科技为驱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开发教学实践中。

“归根究底,我们要着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动态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推进、优化和完善。只要认识到位、科学施策、精准发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建立起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体系。”李兴旺表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