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门业第一村”发展有“俏”门

2024-08-13 07:38:34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新闻网

村庄以门命名,全村造门为生。唐山市丰润区门赵庄村是远近闻名的“门业第一村”。

“全村298户1213口人,大大小小的门业企业就有46家。”8月9日,在门赵庄村门业文化展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文友指着“门里门外”各类产品告诉记者,村里主要生产防盗门、防火门等金属门以及密封胶条、合页等零配件,去年全村各企业总销售额接近5亿元。

乡村行·看振兴|“门业第一村”发展有“俏”门

李文友介绍,门赵庄村造门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十年前。

“那时候,村里的手艺人会制作一些农村宅院用的铁皮门,赶着马车拉到集市上去卖,一扇门10块钱。”在李文友印象中,最初造的门只具备简单的关门闭户功能。

此后,随着功能性防盗门走俏市场,门赵庄村门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产品不断丰富,逐步发展成为北方钢质门生产基地。

然而,发展瓶颈随之显现。

“全村都造门,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李文友记得,2022年,唐山市某建筑项目招标,竞标的企业几乎都来自该村。“你价格低,我比你更低,到最后不管谁中标都没啥利润。”李文友说。

与其“自相残杀”,不如联手发展!今年1月8日,门赵庄村门业集团成立,首批12家企业签约。

“联手的基本方式是各自‘献’出大型设备,实现低价共享。”在李文友担任董事长的龙头企业唐山长城门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面积3200平方米的数控生产车间内,数控自动化金属门加工生产线正在运行;车间门口,“共享工厂”的标识格外醒目。

李文友告诉记者,门赵庄村造门,主打一个量身定制。“非标尺寸、个性化设计,对设备的要求更高。”他算了一笔账,仅制造金属门的各种数控设备加起来,就需要3000多万元。

唐山市三利门业有限公司是首批签约加盟门业集团的企业,总经理陈建新坦言,之所以“入伙”,自己首先算的也是经济账。

“旧产线生产效率低,更新整条产线投入又太大。”他对记者说,“实力不允许”让许多小企业放弃了产线更新,只能投资百八十万元完成单个设备采购,因此制约了产品高端化发展。

如今,共享工厂“高大上”的生产线实现了提质增效——“吃进去”的是钢板卷料,“吐出来”的是成型门板,数十米长的生产线,仅需一名工人轻点按钮,平均30秒就造出一樘金属防盗门。

“生产流程更为标准,产品质量更有保证,而且综合成本节省了一半。”陈建新说,他的企业已完成3000多樘金属门的共享生产,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这批合页订单生产挺顺利,给您送过来了。”共享工厂门口,李文友遇到了前来送货的“老伙计”郝成志。

“村里大力发展门业,我们这些配件企业都跟着受益。”郝成志告诉记者,如今自己经营的五金加工厂已是多家门业企业的合页供货商,年产高端合页2万套,年营收300多万元。

“用共享工厂,造定制‘俏’门,是全村加快发展的窍门。现在,门赵庄村的门业已初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李文友介绍,目前,村里正积极谋划门业特色小镇建设,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实现“圈”内互融、“链”上开花。(河北日报记者汤润清王育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