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2024-08-13 10:57:15 - 济宁新闻网

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这个夏天,济宁又“出彩”了!位于任城区的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开放以来,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好评连连。“我从小就在运河边长大,如今,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建成开放,不仅让我曾经生活的地方焕发了新生,更是为我们这些热爱运河文化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和交流平台。”8月8日,自幼居住在古槐街道的市民邹先生带着放暑假的小孙子兴奋地穿梭于园内,从古朴典雅的建筑群到生动详实的展览馆,每一处都让爷孙二人流连忘返。

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因水而生、因运而兴的济宁,这里不仅有国家最高管河机构的驻节、“运河之脊”的南旺水利枢纽工程,还有100多位河道总督接力谱写的如水乐章。不少读者会问:运河沿岸的城市有很多,河道总督署为何设在济宁?河道总督这个官职有多重要?

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据了解,河道总督署是管理运河的最高机构,还要管理黄河、淮河及相关河道,包括沿线各水柜的蓄泄、水柜水位的高低,都在河道总督职责之内。具体包括统管三河、疏浚河道、筑堤设坝、催趱重空、提督军务和统辖地方等六项主要职权。

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位于任城区古槐街道,东临古槐路,西毗云路街,南依西门大街,北靠府后街,占地约64亩。依托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重要组成部分的河道总督署遗址建设而成,是集保护、展示、研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遗址类公园,成为市民了解运河文化、感受历史变迁的又一重要窗口。

公园由展示馆、文化广场和遗址保护展示区三部分组成。展示馆位于公园东南,采用新中式风格设计,覆瓦坡顶,户牖中正,简古纯粹,朴茂盎然。文化广场位于公园东北,通过具象运河文化符号,延续遗址空间轴线。

展示馆共分三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除序厅外,共分“运道之中漕渠咽喉”“河督驻节运河中枢”“砥柱中原转漕上国”“以智治水济运利漕”“襟带四方因署兴城”“河城共荣运都风华”等六个部分,全面展现了元明清三代国家河道管理最高机构的历史,是立体展示京杭大运河水路之冲、咽喉要塞历史芳华的文化载体,多维度讲述了“运河之都”的悠久历史以及运河的变迁与辉煌。

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记者看到,序厅内的一面展示墙视觉冲击感极强,由仿古建筑和多媒体影像融合,在总督河道部院衙门背景下,通过3D影片《砥柱中原转漕上国》,让游客了解济宁河道总督署的前世今生,还原元明清三代河道管理机构设置,以及河道管理的官员们励精图治、保障大运河畅通的历史场景,从而全面认识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展示墙的右侧是一座自动旋转的艺术铜门,上面镌刻着清光绪年间的《山东运河全图》。电动旋转门仿照运河船闸的一层层闸板设计建造,从这里进入主展厅,有着乘龙舟过船闸之后的豁然开朗。从展馆的中转大厅,可以分别进入负一层、一层和二层展厅,而贯穿上下几层的,是巨幅的主题浮雕——“南通江淮北达幽燕”,准确给出了济宁在京杭大运河上的历史定位,充分展现济宁“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集五都之市”的兴盛繁华。

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深受市民游客好评

浮雕之上,是一条大河贯穿的“济宁八景”,即乾隆《济宁直隶州志》所记载的“行宫春树、峄岫晴云、白楼晚眺、南池荷净、墨华泉碧、凤台夕照、西苇渔歌、麟渡秋帆”。这八景至今仍为济宁及周边人们所熟知,许多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背诵和解读。

“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的开放很有意义,让孩子在游玩中学习,了解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勤劳,近距离感受运河的魅力。作为一名济宁人,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市民李女士说,“该园的建成开放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期许。”(记者苏茜茜摄影记者王仰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