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结构视域下大学校友工作对就业力的作用机制阐释

2024-08-13 15:24:10 - 中国教育新闻网

◎摘 要 校友工作在就业力的提升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在社会网络结构视域下,校友工作对“结构洞”起到了弥合作用,对结构间的强联结发挥了搭建作用。为助力就业力提升,校友工作要强化“微统筹”与“传帮带”工作实践,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适配度;完善交叉合作、多方联通的工作体系,实现从“高水平的就业力”到“高质量的就业”转化;注重培育学生的可迁移能力,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的延伸性与全面性,为构建和完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提供有益补充。

◎关键词社会网络;就业力;结构洞;可迁移能力

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既关系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就业,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在此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力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焦点。本文将从社会网络结构出发,探究大学校友工作对就业力的作用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就业力的内涵与核心要素

就业力概念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初的英国,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职业生涯形态日趋多元化,其概念内涵逐步丰富,关注点也随时代变迁而发生转移。伴随知识经济发展与全球化进程,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也提高了对就业力的重视程度。我国学者也积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部分实证研究较为深入地考察和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内涵。

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本文将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因素分为三类:一是非专业认知与技能,如政策理解、企业定位与需求认知、市场偏好获悉等;二是专业认知与技能,包括对专业学科的理解力、学科技能的掌握程度等;三是可迁移能力,如心理韧性、认知价值等。若按照知识表现类型分类,易于通过书面文字、图表或数字公式等进行编码的知识,被称为“显性知识”,即上文所述专业/非专业知识与技能;而高度个人化、难以表达的知识,如价值体系、认知信念、社会联结等,则被称为“隐性知识”,可迁移能力就是隐性知识的一种。两类知识的传递对社会网络联结的强度与规模提出的要求也不同。

由于隐性知识往往蕴含私人性(涉及个体的行为与经验并难以编码)、程序性(涉及引导意涵的知识),以及路径依赖性(常需要亲自实践与感悟),因此隐性知识一般难以相互转移,并且对于人际网络有更高的强度要求。而显性知识则与之相反,侧重的是知识的异质性与规模性,因此较大的社会网络规模往往能促进更多的显性知识传递。

总体上,就业力与就业质量呈显性正相关关系,但高水平的就业力并不等于高质量的就业,其既受外部因素影响,也受内部因素影响。外部因素中如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教育投入等,微观层面的工位薪酬、职位匹配等都将影响就业力的发挥。内部因素则主要包括个人的抗风险能力、心理韧性、规划灵活性等。

社会网络结构下校友工作对就业力的提升作用

近年来,高校对校友工作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将其整合到学校整体规划中,增加了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投入,拓展了校友工作范畴。其中,通过校友工作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力,为多方整合资源与合作共赢引入新的路径与平台,有助于推进校友工作的多元化、精细化发展。相关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难点之一在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且就业市场反馈机制不灵敏。而校友作为高校的宝贵资源和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既是“人才培养的延伸”,也是“就业市场的重要代表”。因此,发挥校友在就业市场中的“传帮带”作用,完成从“入口”到“出口”的闭环,应成为未来校友工作开展的重要出发点与落脚点。

“社会网络”为我们分析校友工作与就业力的关系提供了分析框架。社会网络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人类社会学家R·布朗提出,社会网络分析家韦尔曼于1988年对其内涵做了更为完善的理论阐释,他认为: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或交换的关系网,由节点和联系两大部分构成,节点是人、群体或机构,联系则是节点之间交流的方式、内容或流动方向。总体上,社会网络更偏重于通过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网络结构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

在社会网络结构下,个人所在就业网络的联结强度与联结范围将影响其有关就业知识的摄取与转化,最终导致个体间就业力的参差,并反映在就业质量的统合比较上。如有关就业力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校生的社会资本对学生的就业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其中的路径则恰恰是通过对前述就业力三维度——非专业/专业认知与技能、可迁移技能所分别对应的显隐性知识产生作用。例如,在高校校友工作中,在校生与已毕业的校友等社会行动主体构成社会网络,同时与外部环境,如政府、企业等部门进行互动,为在校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环境和匹配雇主需求的知识、信息、技能等社会资源。作为待就业在校生、已就业校友(劳动力市场代表)与外部环境的联结者,校友会与校友工作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承接多方、提升就业力的作用。

一方面,校友工作对“结构洞”起到了弥合作用。“结构洞”理论由社会学家罗纳德·斯宾塞提出,指非冗余结构中的空缺或缝隙,即不同社会群体间联结环节的缺失。结构洞的概念强调了社会网络中信息流动和资源传递的重要性,个人或群体若能占据结构洞,就意味着他们能够连接不同的社会子群体,获取多样且异质的信息和资源。相反,如果个人或群体受制于结构洞,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跨越不同社会群体的关键信息和资源,从而导致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不平衡和资源不均。通过分析结构洞,能够揭示社会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帮助个体或组织更好地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尤其是在组织和管理领域能够优化信息流动、决策过程和资源配置。

在知识传递的网络中,阻碍各主体交互的原因之一就是结构洞的存在,并且对显性知识传递的限制尤为明显。因此,若个人或群体能够弥合结构洞,就可能处于联结不同社会群体的关键位置,从而促使知识在不同的子群体间进行传递。在校友工作中,弥合结构洞的行为则主要反映在以毕业校友为媒介,搭建起校内群体与外部就业市场的联结,促进在校生非专业认知与技能的提升。

另一方面,校友工作对结构间的强联结发挥了搭建作用。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将联结强度的划分依据扩展到互动频率、情感紧密、熟识程度和互惠性四个维度,并强调了社会网络中强弱联结的差异对知识和信息传递的影响,突出了强弱联结在知识转移和信息共享中的独特作用。

强联结相对于弱联结,带有更多信任、感情与规范,使个体更容易共享更复杂、内在的隐性知识。具体到校友工作中,高校和校友之间的互动不应停留在单一且刻板的信息录入,而是应多批次、循序渐进地与校友展开合作,可以由线上发展至线下,活动距离逐渐由疏远走向亲近。

做好校友工作助力就业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强化“微统筹”与“帮传带”工作实践,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行业动态瞬息万变,高校要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就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因此,需要在调研中发现需求,依靠数据分析决策,通过对近年来毕业校友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从更加精细和微观的视角了解和掌握校友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对高校工作的建议。一方面研究校友的职业选择同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实习实践经历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准确把握专业培养和岗位实践之间的距离,对毕业生个人提升人岗适配性、学校根据发展战略动态调整培养方案进行科学研判。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学生职业意向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决策调整。

在移动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加强数字信息化管理与社交媒体化互动不仅有利于驱动引领校友资源管理走向智能化与现代化,而且可以在高效处理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提升互动的趣味性与便捷性,为校友工作的开展提供精准的分类与定位,从而达到扩展工作边界、多方位联结校内外群体的作用。在对校友动向的精细化统计基础上,通过双方的精准匹配,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启校友与在校学生之间的“传帮带”机制,将联结强度由弱推至强,从而促进显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例如,在校友活动中,将内容从个人经历介绍扩宽至就业指导、政策解析,系列活动既为校友提供“回家”般的情感归属,又为在校生搭建联结社会的桥梁纽带,在渐强的交互中专业/非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得以提升。

完善交叉合作、多方联通的工作体系,实现从“高水平的就业力”到“高质量的就业”的转化。对毕业生个体而言,实现从“就业力”到“就业”的转化,既包含理念层面的认知唤醒,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择业观;也包含显性知识的实践运用,如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应用于岗位工作中;更包括隐性知识的递进迁移,如沟通交往、组织协调等软性技能,以及社会网络的搭建联结。诚然,这一转化路径不能仅仅依靠毕业生的个体力量,还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的系统性协同。

在校友工作的实践中,多院联动、学科交叉能对提升就业力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对社会网络结构的研究发现,校友工作可以为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提供有益补充,能够为衔接毕业生、政府、高校、社会提供有效接口,是搭建跨校、跨院、跨界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力量。而由此弥合的“结构洞”,将对在校生的就业力及其转化能力提升带来帮助。如在认知观念上,各界校友的现身说法和展示相关工作案例,有利于学生对职业图景形成更具象化的概念和理解;在育人实践上,不同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能够为学校课程设置等提供及时反馈;在社会网络搭建上,高校通过校友工作所实行的信息沟通制度,有助于整合学校、校友、合作单位的资源,当学生需要实习或招聘机会时,能够提供更及时和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注重培育学生的可迁移能力,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的延伸性与全面性,为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体系提供有益补充。在就业力的三个维度中,较易获得也最受重视的是非专业/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可迁移能力却往往在教学实践中被忽视。这类高度个人化的、难以表达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体验与经历价值,无论是对个人的职业感知、职业道德或者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高校通过搭建就业网络,开展就业支持、社会合作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适应压力并采取积极策略。尤其是在与劳动力市场直接相关的领域,提高学生工作搜寻动机,扩大就业信息库,将有助于学生就业力的良好发挥。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在2020-2023年间,学院举办了20余场面对面校友就业沙龙、校友职业论坛,请在校生与优秀校友们近距离接触,校友们不仅慷慨分享了工作技能方面的体验,更围绕职业信仰、社会责任等方面与在校生展开了真挚的交流。因此,为了建立校友工作中注重可迁移能力培育的工作导向,需要对工作内容进行统筹与规划,在逐步合作中加强与校友间的联结强度。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原标题:社会网络结构视域下大学校友工作对就业力的作用机制阐释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