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招募丨国家植物园《万物共生大讲堂》第十二讲刘全儒《植物的观察与识别》

2023-09-13 13:38:47 - 北京日报

天与地之间,山水林田湖草沙之中,万物同源,众生一体。

泥土感受种子的脉搏,新芽感知空气的温度,鸟儿捕捉昆虫的韵律,昆虫发现花儿的气息……

在万物之中我们学会倾听自然的声音,感知生物多样之姿。

《万物共生大讲堂》是国家植物园倾力打造的生物多样性科学文化论坛,以“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传播生物多样之美”为宗旨,通过邀请植物、动物、各类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构建一个生物多样性跨界交流与植物科学文化思想持续发声的公共空间,在专家和公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向公众全景式展现、立体式还原中国悠久的植物科学文明和灿烂的生物多样性文化,把“与自然共生、与万物共融”的五千年中华文明精神特质传播好,把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好,推动全民生物多样性素养的提升,增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9月9日讲堂回顾

蚂蚁常常是蚜虫、蚧虫的保护神,而蚜群、蚧群中常常有天敌瓢虫出现,它们却任由瓢虫捕杀,这是为什么?瓢虫的鞘翅斑纹变化多端,其适应意义及遗传规律怎样?瓢虫的“上进心”到底长在哪儿?带着一系列对瓢虫知识的疑问,国家植物园《万物共生大讲堂》第十讲,特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虞国跃博士,以“上进的瓢虫”为主题为公众开展专题讲座。孩子和家长们在老师课程中逐一破解对瓢虫知识的各种疑问。不仅了解到常见瓢虫家族成员中,多数是农民的好朋友,还掌握了瓢虫的形态特征、有趣的行为和习性,以及部分瓢虫的鞘翅斑纹变化多端背后的适应意义及遗传规律等科学知识。

活动招募丨国家植物园《万物共生大讲堂》第十二讲刘全儒《植物的观察与识别》

第十二讲活动招募

活动主题

植物的观察与识别

活动时间

9月16日晚17:00-19:00,请于16:45前到达科普馆完成签到,17:00后将无法进入活动场地

活动地点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

招募对象

本场活动仅限7-14岁,1大1小亲子家庭报名。招募人数上限60人,名额报满后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开放。

专家简介

刘全儒: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分类学教授,北京市植物学会监事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委员。从事植物分类学工作30余年。参与《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植物生物学》等10余部植物志书、教材和科普著作的撰写,发表论文90余篇。获第十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课程简介

大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地球上一共生活着约40多万种植物,在我国仅高等植物约有3万8千多种,如此丰富的植物种类,为我们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次讲座重点以北京地区的种子植物为主,介绍识别植物的用处,如何观察植物,怎样识别和鉴定植物。

报名方式

特别提示

1.报名时请准确填写各项信息,点击提交后系统会显示临时联络微信群二维码,请务必识别加入,便于获取活动相关详细通知信息;

2.活动现场仅限报名成功人员凭签到二维码签到入场,其余人员均不能进入场地,私自转让名额无效;

3.本次活动免费,公园门票需自理,请您关注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按照个人需求自行预约购票,入园后按指定时间、地点集合,活动现场听从工作人员安排;

4.会场内不能饮食,不要随意走动,保持课堂安静,请按照场馆要求参与活动;

5.活动现场会录制课程视频,用于后期宣传、总结等工作,报名参与的公众默认同意该活动中的肖像使用权;

6.建议您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请安排好时间,提早出门,避免迟到。

7.如活动时间遇到极端天气或其他不可避免因素影响,活动有可能推迟或取消,请以群内信息为准,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