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国民族音乐的“双创”?这场活动中有答案……

2023-09-13 20:46:00 - 红星新闻

转自:红星新闻网

红星新闻网(记者但唐文)9月13日报道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9月12日在成都市文化馆举办的“天府全民艺术节——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民族音乐交流展示展演交出了一份答卷。

如何做好中国民族音乐的“双创”?这场活动中有答案……

探索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

昨天,在“传承与弘扬:中国民歌的现代表达和普及策略”民族音乐交流展示的活动现场,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部副主任高拂晓教授和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天彤教授分别以《传统民歌元素在新时代的弘扬和发展——以中央音乐学院“新民歌”创作为例》和《民歌——人民生活中永恒的旋律》为题,多维度辨析了新民歌如何对传统民歌的特征性音调进行创造性发展和运用,用互文性理论探幽音乐艺术的魅力如何彰显新时代城市品牌建设。

“我们希望借助‘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在中央民族乐团和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指导下,整合专业院校、院团,社会艺术机构等优质民族音乐资源,通过举办这种交流展示活动,群策群力碰撞出民族音乐彰显文化自信的示范样本。”成都市文化馆馆长李汨表示。

如何做好中国民族音乐的“双创”?这场活动中有答案……

畅谈推进民族音乐的“双创”之路

活态展示、经验分享、案例展示、圆桌沙龙…在下午的文化沙龙上,来自中央民族乐团的专业院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等专业高校,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广东省东莞市、云南省、四川省成都市、陕西省汉中市等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以及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发展联盟、民族民间艺术与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研究中心的社会机构,从多个维度、多个层级、多个角度分享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碰撞,羌族特色合唱赋能成都城市发展软实力,民族音乐赋能成都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案例,探索民歌艺术浸润文化自信的新方式。

活动现场,还分享鄂尔多斯民歌、东莞木鱼歌、云南民歌、陕南民歌等中国民歌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传播的新路径,共谋探索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何做好中国民族音乐的“双创”?这场活动中有答案……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式现代化

一曲古琴独奏《凤求凰》拉开了“天府音韵”民族音乐精品惠民展演的帷幕。“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随着琵琶声悠悠响起,饱含感情的诗朗诵仿佛带领大家回到了唐代“一城丝管,乐声悠扬”的锦城。

“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康定情歌”一曲曲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让人勾起了满满的回忆起。而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器乐联奏曲《粤韵飞扬》,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蒙古长调《双骏》、蒙古短调《山顶》,云南白族民歌《盐玛情歌》,陕南民歌《打仙桃》的助阵,也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我们希望通过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语言及独特的表演形式,呈现祖国大好河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彩的画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国式现代化。”成都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