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承载着北大精神传统的学人故事

2024-09-13 04:36:44 - 北京日报

那些承载着北大精神传统的学人故事

萧梦麟

温儒敏先生在《师友感旧录》里说:“北大是个多故事的地方,也是传统深厚的精神高地。”“一个学校除了有大师,有大楼,还要有校园故事。北大总有许多性情中人、许多有风骨个性的学者,他们的故事往往就负载着、积淀着学校的精神传统。”

温老师的新书《师友感旧录》叙写了四十多位学人。其中,为本书约稿写于2023年下半年到今年初的有二十余位:吴组缃、岑麒祥、朱德熙、阴法鲁、林焘、冯钟芸、乐黛云、谢冕、袁行霈、褚斌杰、费振刚、金开诚、严绍璗、蒋绍愚、李零、陈平原、杨义、陈新、王富仁、陈新、吴福辉。温老师工作与笔耕的成效、勤力令人感佩;再有以前写过的学人,如林庚、陈贻焮、王力、杨晦、季振淮、王瑶、吴小如、樊骏、严加炎、孙玉石、钱理群、周先慎、曹文轩、龚鹏程、孟二冬、李小凡、张恩和、朱德发等篇,曾收入《书香五院》和《燕园困学记》,这回也大都修改整理,一同编入《师友感旧录》。

这四十余位学者基本都是作者在北大中文系的师友、前辈或是同侪学人,庶几如作者回味当年学习生活的感慨:理想的大学学习是“从游”,如同大鱼带小鱼,有那么一些有学问的教授带领一群群小鱼,在学海中自由地游来游去,长成本事。(《难忘的北大研究生三年》)

这本书像一辑学术地图,绘制、标识了高地的文史流脉。这些学者的书斋生涯涉及语言学、古文字、古文献、古典文学、古代音乐文化等各学科,其人生履历、师承、研究风格、论著,其独特的发现与学术推进,温老师在随笔中一一道来,举重若轻,平易精深。

通过这些学者生活侧影,可以看到时代和学界的风云变迁。如《“跨界”学问家金开诚》一篇,写到1979年前后北大的自由学风,要开什么课,老师可以自己定,也可以跨专业开课,无须得到批准;纪念王瑶的一篇写于2014年,文末说到随着时代的变化,整个学术生态因功利化、技术化而失衡,学风浮泛。

学人中有几位作者的老友、同学,写起他们的身世和问学之道就更放得开,比如钱理群的堂·吉诃德气质,吴福辉写“插图本文学史”的晚年变法,还有关于王富仁、陈平原、杨义等人的篇章,都着墨多且深。

书里写到的几位学者,先后主持过北大中文系系政,从中可看到别有一种风骨。像写老主任杨晦对北大中文系专业体制格局的影响;季振淮“这个主任则当得非常超脱,等于是甩手掌柜,无为而治,学术自由”,而在学生论文答辩中秉承学术尊严,表现出严格的学术裁决;说到费振刚“我从来没有听过有人称他‘费主任’”,他以不变应万变,中文系坚持不改名、不扩招。

温老师在书中回忆,1999年7月,他接替费老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在静园五院费老的办公室里,十多平方米的小屋,站着说话,“他交代我要好好维护中文系的传统,坚持宽松自由的学风。三句两句,没有任何官腔空话,就这样交班了”。有学问有个性的学者,成为北大精神的支柱,这也是精神高地的另一个特征。

《师友感旧录》二辑溯源燕园的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源自蔡元培的塑造,使大学能真正成为文化中心与精神高地,那是一流大学必须的自由的空气和独立的精神;从马神庙的京师大学堂,到沙滩红楼,再到燕园,从桐城派文人,到章门学派,再到新文化诸子,梳理文脉的流变,“有些基因始终决定着后来的命运”。像中文系的骨干学科,文学史、汉语史、文献学,受传统朴学的影响较深。

《师友感旧录》的封面是三方门牌,是书中故事寄托之地:颐和园路5号,是北大西门地址;垂花朱漆院门的静园五院,古松幽篁、满架紫藤,里面的学术讲座、小班教学,“有当代文坛雅集的味道”;与静园五院相应的记忆珍藏,是镜春园82号院的流年碎影,虎皮石院墙,一丛青竹,作者曾在这里住家。

(作者为河南文艺出版社副编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