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吃饭,是谁的问题?

2024-09-13 06:52:58 - 南宁日报

◎胡慧

  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在儿保门诊和网络问诊,常常有家长问: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多吃点?但是,长辈们多看重的是“能吃”,而吃什么、进食体验如何、饮食习惯等却被忽视。

为什么一定要孩子多吃饭?是生长曲线有问题吗?强迫吃饭,有问过孩子的感受吗?这般做法,是为孩子着想,还是为了家长安心?请大家好好思考以上问题,探讨可能造成孩子“没胃口”的原因及对应思路。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孩子,会爱吃不好吃的东西吗?

长辈在面对孩子的吃饭问题时,应仔细看一看自家孩子的食物,试问自己:“这饭我能吃得下吗?连续吃三天愿意吗?”孩子不喜欢吃饭,很可能是因为他没兴趣。所以,想要让孩子爱吃饭,第一要务就是把食物做得色香味俱全。

除了清蒸和水煮,也可以选择焖、炒、煎的方式,如焖饭、炒菜、煎饼等。另外,用好食材搭配,通过各种食材本身的鲜、咸、甜等特色相结合,比如把土豆牛肉打成泥,再加入蔬菜粒、淀粉做成丸子,牛肉的鲜味比切片状的牛肉更突出;水果拌无糖酸奶,既减少了糖分的摄入,也丰富了酸奶的味道和口感,会变得更加好吃等。

关于记忆:吃饭是件快乐的事吗?

一种食物好不好吃,不仅与其色香味有关,还与我们的成长记忆、情绪体验等有关。小时候,每次出去玩,母亲都给孩子买公仔冰淇淋,对于这个孩子而言,“公仔冰淇淋”就意味着“开心”和“放松”,像是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如果家长经常在吃饭的时候对孩子说教,甚至反复批评,那么孩子就容易将“吃饭”这件事与“沮丧”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就会对吃饭失去兴趣。

“妈妈的味道”不一定真的好吃,却是一种情怀。所以,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应创造轻松的环境,让孩子拥有愉悦的情绪,这样做与提供好吃的食物同样重要。

理解孩子:他的行为也许并不代表排斥

孩子的味蕾是非常敏感的,对于微乎其微的味道变化都能感受得到。如果孩子吃到某种新食物时皱眉头或吐出来,可能并不是讨厌这种食物,而是觉得好奇,想观察思考一下。这种行为是在告诉妈妈“今天的东西有点不一样”。而有的人天生味蕾就敏感,可以胜任特殊的工作,比如品酒师。可是这个特长在被发现之前,他们看起来也许就是不爱吃饭的人。

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打开胃口吗?

对于小宝宝,可以尝试:边吃边玩,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做一碗肉酱,让宝宝用手抓着食物蘸着吃。

对于大孩子,可以尝试:让他参与做饭的过程,比如,带他去菜市场,让他帮忙提菜;给他分配洗菜任务,其实就是给几片菜叶子让他玩玩水,体验这个过程;让他尝试翻炒锅里的菜,但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以免被烫伤。吃饭的时候,可以夸孩子也帮忙做饭了。

还可以通过交流话语来激励孩子对食物产生兴趣——

启发式:如“宝贝,你今天吃饭比妈妈还快哦,你是怎么做到的”等。

描述式:如“宝贝,妈妈注意到,你今天吃饭的时候没有让小米粒和菜宝宝跑到桌上哦”等。

感谢式:如“宝贝,你今天在小沙子回家前(沙漏漏完之前)吃饱饭啦,谢谢你遵守了我们的约定”等。

赋能式:如“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等。

养成习惯:传递共同进餐的重要性

共同进餐的形式,可能是很多家长会忽略的。曾经有一篇meta分析纳入了数项观察性研究,发现相比每周与家人共同进餐<3次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周与家人共同进餐≥3次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可能拥有正常的体重、健康的膳食和进食模式,更少出现进食障碍。

即使孩子不愿意吃东西,也应该鼓励他们在大人吃饭时与家人一同坐15—20分钟,这样做是给家长提供机会向孩子示范正确的饮食行为和选择。

但在生活中,家长往往担心孩子与大人同桌吃饭时会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按照大人的希望把饭全部吃完,于是就提前让孩子单独吃饭,这样做就失去了共同进餐和家长示范的机会。

改变心态:家长的改变比改变孩子更重要

1.不要被焦虑淹没

在实际看诊中,有的家长总说“孩子不吃饭,就怕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可评估后发现,孩子的生长曲线、智能发育都正常,家长的焦虑却仍然存在,这种现象不少见。

很多时候,我们想象中的焦虑、恐惧和愤怒,远超现实本身——孩子现在没事儿,以后有问题怎么办;因为太矮了自卑怎么办;万一找不着工作怎么办……各种疑问、烦忧随之而来。

如果不想被焦虑、恐惧和愤怒所淹没,我们就要提升觉察力,要持续学习,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毕竟,大人的情绪没理由让孩子代替消化。

2.减少“控制欲”

还有一个方面,可能有很多人会第一时间否认,那就是“控制”孩子的感觉。

万事“不可控”,也许你需要这样的“控制感”——现在控制孩子吃饭,以后想控制孩子上兴趣班,后面还想控制工作等方面,总之,在自己身上不可控的东西,都想在孩子身上重新找到“控制感”。

老年人喂饭,好像找回了当初那种被孩子需要的感觉;年轻人喂饭,好像在喂养自己的希望。长辈要改变,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用餐氛围,我们“喂”的不只是孩子,也是自己。

(作者系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主治医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