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有效的新型生产关系制度框架

2024-09-13 07:05:37 - 媒体滚动

转自:前线理论圈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有机统一,新型生产关系改革要以此为目标导向。

搭建有效的新型生产关系制度框架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与现实推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明确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导向、路径设计与实现机制,搭建有效的新型生产关系制度框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有机统一,新型生产关系改革要以此为目标导向。

从改革路径设计维度,要以深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生态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为主要内容,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框架体系。

其一,以所有权制度完善为基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晰数据要素的产权归属是保障数据交易流通与顺利运转的关键,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核心支撑作用。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从数据要素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三个层面依法保障数据要素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并构建数据要素分级授权协商机制,明晰数据要素权益的具体权能,以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关系。

其二,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科学技术创新角度,要强化基础研究与交叉前沿领域研究,以前沿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创新为核心布局发展重点和突破方向,引导资金、人才等资源进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从创新成果转化角度,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需求引领技术创新发展。

其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培育大量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通过新教育体系设计、新学科布局、新技能培训等途径,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以人才激励机制重构为核心,吸引人才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领科技创新。同时还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人才,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其四,以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与绿色治理为路径,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绿色生产层面,既要以绿色生产改造与绿色新兴产业培育为重点,构建绿色生产框架,又要以生态产品创新和生态权益交易等为抓手,实现生态效益变现。在绿色生活层面,既要着力于培养人们的绿色生活方式,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以绿色消费为引领,鼓励清洁能源、环保材料、节能技术等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在绿色治理层面,以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主体为支撑,通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产业与技术创新等综合措施,逐步推动绿色治理目标的实现。

其五,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关键环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基础规则设计、市场设施建设高标准联通、统一大市场体系构建、市场监管体系以及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等维度,打破区域与产业间的要素流动壁垒,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其六,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既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经验与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又要对标国际市场规则与标准,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搭建有效的新型生产关系制度框架

从改革实现机制维度,要以强有力的法治建设和执行力度推动改革,保障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加强支持创新的政策体系建设,构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生产制度、以要素贡献为重点的分配制度、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关键的交换制度以及以支持新需求为导向的消费制度,多角度、全环节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健全国家执行体制,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保障改革措施落实。这需要在产权保护、市场监管、新型劳动者权益保护以及违法行为惩戒等层面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与监管效率,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有效保护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

作者:韩文龙,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节选自《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前线》杂志2024年第9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高海涛

网络编辑:徐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