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回购增持升温

2024-09-13 12:22:00 - 中国经济网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股份回购是上市公司维护公司价值、回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的重要工具。去年12月份,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增强回购制度包容度和便利性,进一步便利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今年以来,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上市公司回购热情高涨,回购参与度创下新高。

上市公司维护自身股价的踊跃度、积极性高涨,为市场也实际注入了资金支持。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沪深两市共有1127家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1204单,同比分别增加814家和882单,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789亿元至1462亿元,上下限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409亿元、758亿元;共有1463家上市公司实际实施回购,合计金额已超过1000亿元,同比大幅增加。

除了回购数量和金额实现了大幅增加,今年上市公司回购还呈现出以下几大亮点:

大手笔回购频现,对提振投资者信心带动明显。在今年新增披露回购计划中,14单为10亿元级大单,比如,阳光电源7月14日披露回购10亿元用于实施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至9月初股价已经上涨27.05%;泰格医药2月7日披露回购10亿元用于注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至9月初股价已经上涨23.65%。

实现接续回购,持续回报投资者。今年已有72家公司披露两期以上回购计划,比如,和邦生物于4月25日、6月19日、8月3日分别公告三期回购计划;道森股份分别于2月7日、7月11日公告两期回购计划;顺丰控股于1月30日、4月29日分别公告两期回购计划。此外,38家公司已连续三年披露回购计划,构建起常态化回购机制。

大市值公司带头示范,央企国企加入回购大军。大市值公司实施回购具有显著的股指“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今年1月至8月,沪深两市披露回购计划的上市公司中,千亿市值有15家,百亿市值有204家。同时,央企国企更加重视股份回购工具的运用,增加回报投资者的方式和力度。今年前8个月,沪深两市共有16家央企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16单,同比分别增加7家和7单,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16亿元至28亿元;共有68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70单,同比分别增加51家和53单,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66亿元为11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1亿元和53亿元。

“注销式”回购显著增多。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更直接回馈投资者、稳定股价水平,上市公司积极予以响应。今年1月至8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注销式”回购计划合计170单,同比增加136单,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189亿元至324亿元,上下限同比分别增加121亿元和203亿元。药明康德、伊利股份、京沪高铁、九安医疗、顺丰控股5家公司回购注销上限在10亿元以上,最高为伊利股份回购注销上限20亿元。此外,还有多家前期已披露回购计划的公司主动调整回购用途,变更用于减资注销,更直接、更立竿见影回报投资者。

“护盘式”回购数量增加。“护盘式”回购释放了上市公司股价低估的鲜明信号,是对股价的直接“呵护”。今年1月至8月,沪深两市新增披露“护盘式”回购计划合计274单,同比增加267单,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167亿元至317亿元,上下限同比分别增加157亿元和296亿元,金额前三的分别是九安医疗、大族激光、三安光电,分别回购12亿元、10亿元、10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等重要股东增持,传递出对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未来前景的看好,为市场注入“稳定剂”。今年1月至8月,沪深两市共有595家公司新增披露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增持计划,同比增加447家;增持金额上限合计476亿元,同比增加344亿元。其中,9家增持上限超过10亿元、17家增持上限超过5亿元。超过10亿元的公司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江苏银行、通威股份、荣盛石化、山东钢铁、天风证券、伊泰B股等。

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低迷背景下,上市公司回购和重要股东增持向市场传递出股价被低估的信号,不仅有助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增强投资者回报、提振市场信心,还能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是提振股价的重要手段,助力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经济日报记者勾明扬)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