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以税惠农 助力乡村振兴谱新篇

2024-09-13 14:59:03 -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13日电(屠小东温芳)近年来,甘肃“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旅游焕发活力、特色产业发展正劲……甘肃各地税务部门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涉农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举措,护航各地涉农产业和经营主体各展其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能”。

“三元双向”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是以种植业、养殖业、菌业废弃物为资源在三个产业之间闭合转化利用的现代生态低碳农业模式。庆阳市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引导扶持作用,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推动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

走进位于西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庆阳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青钢木、核桃、杏树等废弃枝条被当地木屑厂加工后成为黑木耳所需的果木屑。“食用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我们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2024年1-8月享受178.48万元税费优惠。”庆阳晶晶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徐永久说,“利用税收红利,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先后建成育种室、培养室等附属设施和教学试验种植大棚50座。”

“一片田,一笼鸡,一根草,一袋肥。”在镇原县“三元双向”循环产业农业园内,肉鸡养殖和玉米种植紧密结合,形成了产能相促、循环互补的产业结构。以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高质量循环全产业链,公司负责人张勇说:“税务干部主动上门为我们辅导适用的优惠政策,2024年我们享受免税收入9.38亿元,让公司更有信心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甘肃省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采取分类管理服务模式,“量身定制”涉农税费优惠政策相关资料,围绕企业购买、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及时宣传辅导,助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农旅融合打造乡村发展新模式

如今,在嘉峪关新城镇的鹏龙度假村里,游客们住宿之余,还可品尝到乡村优质新鲜的美食,亲手采摘果实、喂养家禽,体验自给自足、简单纯粹的农耕文化,农旅产业造“富”一方百姓,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我们乡村民宿自开业以来经营压力很大,好在税务部门主动问需,及时送来税费优惠政策。开业至今,我们已享受近4万元税费减免。”度假村负责人孙建生说,“现在民宿被越来越多年轻游客认可,经营状况持续向好,我们有信心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甘肃省税务部门抢抓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契机,组建志愿服务团队,及时了解经营者实际诉求,拓宽税费优惠政策知晓面,确保优惠精准直达,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强劲的税动力。

平凉市庄浪县通化镇陈堡村地处关山林缘区,依山建成集水车公园、百草园、乡村记忆园、农耕体验园、古堡军事园于一体的原生态民俗体验园,紫色马鞭草种植超过百亩,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庄浪县税务局积极搭建“县局—分局—乡村”服务网,分级分类解决村民各项涉税费问题。“税务部门在村两委设置乡村税费便民服务站,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很多涉税费业务,真是省时又省力。”通化镇陈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带头人陈旭升说。

特色产业铺就富农增收新路子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甘肃省税务部门聚集涉农产业,将税收宣传、诉求响应、政策落实、精细服务融入网格化日常管理中,不断提升税费服务质效,助力乡村振兴。

陇南市宕昌县八力镇石门村的宕昌鹿都产业园内,一头头精壮灵巧的梅花鹿围栏相聚,体型健美,毛色栗红。宕昌鹿都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电商”的运营模式,梅花鹿养殖项目直接带动了本地经济发展,并吸纳附近200余名劳动力就业。

“税务干部主动来鹿园为我们纾困解难,各项税惠政策亲自送到我们手上,让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公司负责人周承森表示,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将不断加强特色养殖产业,创品牌、强链条、建集群,开辟出一条致富之“鹿”。

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交汇处的岷县,高寒阴湿、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色泽鲜明、茎直叶茂、营养丰富的猫尾草,是赛马、奶牛和草食宠物的理想饲料。

“我们对财务会计处理、税费政策等不太熟悉,好在有税务部门的辅导帮助,让我对合作社发展信心十足。”岷县立源牧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姑霞表示。立秋后,随着猫尾草全面进入采摘期,猫尾草购销商们也迎来涉税费业务高峰期,岷县税务局通过网格化管理和税收大数据为草农梳理税费优惠政策和操作流程,就发票知识、开具流程等进行耐心解读和辅导,助力草农降本增效。(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