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有多大?新城规模达到2700万平方米

2023-10-23 01:44:50 - 新京报

平谷有多大?新城规模达到2700万平方米

城区里,一幢幢房子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组团”成了宜居社区;园区中,闲置的厂房变成了功能区;山水间,一座座乡村将从大农区向大景区转变……北京平谷,一张高大尚规划蓝图正在绘就。

2023年上半年,平谷GDP增速、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物流产业用地面积规模成交金额等均居全市首位。平谷进入投资增速、建设提速、发展加速的全新阶段,进入了整体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历史关键期。未来的平谷,到2035年,全区人口将增长到50万人,平谷新城总建筑规模将增加到2700万平方米,增加建筑空间954万平方米,新增建筑相当于再造半个平谷城。

打造9个街区,平谷新城将引领高品质生活

“半城山水半城楼,一川风景一川情。”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平谷分局副局长刘启坤这样描述着平谷的未来。他提到,平谷将聚焦街区、园区、景区、农区空间,让“四区”实现有机衔接、功能协同互补、设施高效联通,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大尚平谷。

新城街区是平谷发展的“火车头”。平谷新城划分为9个街区。这9个街区将实现人口合理分布、功能多维支撑和产业优势互补。“建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在社区空间内综合布局居住、工作、休闲、学习和交流等功能和设施,让每一个社区都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具有特色。”

在平谷新城规划范围内还有19个城中村,刘启坤坦言,这些城中村是城市建设治理、民生服务保障的短板,但也是重塑城市格局、释放城市活力的后劲儿。平谷将对城中村进行排序改造,按照不同村庄的特点,探索三种不同的改造模式,“拆、治、兴”并举。同步新建一批人才公寓和保障性住房,把城中村改造为“城中景”。

东是以金海湖、黄松峪等为主战场的世界休闲谷建设,西是以峪口、大兴庄等为主战场的农业中关村建设,南是以马坊等物流四镇为主战场的首都物流高地建设,北是以镇罗营为代表的北部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发展,中就是新城区的建设。平谷规划建设“全区一盘棋”的格局已经形成。

打造全市生态涵养区唯一的产城融合新市镇

产城融合是平谷未来规划中的重要版图,产业发展重点聚焦农业中关村、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中关村平谷园三大领域。其中,平谷马坊镇将被打造成为全市生态涵养区中唯一的产城融合新市镇。

为何选择在马坊镇打造产城融合新市镇?在平谷区马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舰锌看来可以归纳为三个突出优势:“首先是交通便利,其次是要素齐聚,最后是宜居宜业。”王舰锌介绍,马坊镇便捷的交通优势使马坊具备了“公、铁、水、航”多式联运的优良条件。镇内产业形态多元,发展要素齐全,生活配套完善。

未来的马坊产城融合新市镇会是什么样子?王舰锌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是从人口和规划指标来说,预计2035年,马坊镇的规划人口将从现在的3万人增加至5万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12.96平方公里,是为数不多的人口和规划指标增量乡镇之一。二是从产业集群发展来说,截至目前,仅京平综合物流枢纽马坊片区就已经完成了15个产业地块的入市交易,出让面积达到了2000亩,规划建筑规模约260万平方米,菜鸟、正创、金隅等项目将于明年竣工。东久新宜、京东、普洛斯、劢迪等新项目顺利实施,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占全区总量的三分之一,预计全年可以完成投资50亿元。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与中关村平谷园、农业科技创新区等园区还将加强联动发展和基础设施联通,力争实现产业链互动,价值链延伸,打造更大的产业生态。三是从公共服务配套来说,目前,马坊北区基本建成,学校、养老院、卫生院、商超、公园等基础设施完备,特别是小龙河、小梨、中心、金平四个主题公园点缀其中,绿水环绕、绿树成荫。王舰锌称,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打破园区和行政区之间的壁垒,实现马坊镇“产在城中、城在景中、人在画中”的产城人融合一体发展。

发布“人才十条”,构建企业发展“生态圈”

产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才。为了让更多的高精尖企业和人才把家安在平谷,并真心地爱上这片热土,平谷区拿出了满满诚意。

“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是平谷近两年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宗旨。市场主体开办1日即能办结,登记效率平均提升六成以上;推出告知承诺事项5批213项,企业群众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33次;全市首个“建筑师负责制+告知承诺制”社会投资低风险工程规划许可核发;全市首张《兽药经营许可证》电子证核发……平谷区一直在努力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了一个个“平谷范例”。

2022年2月,平谷召开企业发展大会,2023年2月,“2023北京·平谷人才发展大会”在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两场盛会为企业代表和人才代表搭建交流平台、解决企业诉求,释放亲商、懂商、助商、成商和爱才、懂才、聚才、兴才的强烈信号。在人才发展大会上,《平谷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即“平谷人才十条”发布。

北京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显示,平谷区营商环境位列生态涵养区前列。尤其自2023年5月15日以来,平谷区每月第一周的周一上午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活动,每期邀请区领导、政府部门、银行及企业参加,旨在运用破圈思维,搭建政企、银企、企企沟通桥梁,拓展企业“朋友圈”,构建发展“生态圈”。

建设国家级“平急两用”先行区

在平谷新的规划中,“平急两用”是一个新的关键词。2023年4月18日,平谷区成功承办了全国“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现场会,明确要试点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平谷被赋予了新的光荣使命。

所谓平急两用,即平是常态,要在平时高效利用资源,科学布局生产要素,增强承载能力,促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急是关键,要以“平”时的确定性应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在关键时刻、关键点位发挥关键作用。

刘启坤介绍,接到“重任”后,明确先行标准,平谷区多部门尝试在《平谷区平急两用健康设施建设整体工作方案》《平谷区“平急两用”健康设施设计及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基础上,破解平急“怎么建、怎么用、怎么转换”的难题。

“谋划先行项目、打造先行示范。”刘启坤说,金海湖是平谷区最大的旅游资源,是世界休闲谷的主阵地、新引擎,也是“平急两用”核心区。打造“平急两用”京平综合物流枢纽、打造“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打造“平急两用”乡村休闲综合体、打造“平急两用”承平高速服务区、打造“平急两用”乡村振兴金海湖核心区,五个“平急两用”应用场景中,有三个直接涉及金海湖镇。

国家级“平急两用”先行区的建设,让首都因平谷更安全,让首都因平谷更美好。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