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药物研发差距逐年缩小

2024-10-23 15:42:34 - 医药经济报

长期以来,美国都是全球药物研发的主导力量。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已坐稳全球第二的位置,且仍在持续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本文将从管线规模、头部企业、热门适应症等方面,对中美药物研发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美国管线扩张放缓

美国是全球药物研发最大的动力来源,但近年来管线扩张速度显著减缓。与此同时,中国管线规模快速增长,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已显著缩小。以2016年为例,美国与中国的在研药物数量分别为7907个、1131个,美国管线规模约是中国的7倍;而到2024年,美国与中国的在研药物数量分别为11200个、6098个,美国管线规模为中国的1.8倍。

1995年以来,美国药物管线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但2021年以来,其管线扩张速度低于全球整体水平。2022-2024年,美国管线增幅较全球总体水平分别低2.9、4.4、3.7个百分点。美国药物管线近5年复合增长率仅为4.1%。

中国的药物研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近年来得益于创新政策支持与大量资本的投入,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药物研发地。2010年至今,中国在研药物数量年增长率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部分年份高达40%左右。中国药物管线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24.6%。

中美药物研发差距逐年缩小

头部力量缩小差距

中美两国研发企业的全球占比也在缩小差距。2016年,全球48%的药物研发企业总部设在美国,而中国仅有4%,相差44个百分点。2024年,美国研发企业的全球占比下降至39%,中国上升至16%,相差23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1月,总部设在美国与中国的药物研发企业数量分别为2609家、1270家。通过对中美两国管线规模前十企业进行比较,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美国头部企业全球实力显著,管线规模领先。2024年,美国管线规模前十企业中,仅莫德纳未进入全球管线Top25药企之列。国内上榜企业只有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与石药集团4家,其中中国生物制药为首次上榜。

管线超过100个药物的美国企业有6家,其中,辉瑞在研药物数量达到205个,在全球仅次于罗氏,位列第二。中国仅恒瑞医药与中国生物制药2家企业管线规模超过100个药物,其中恒瑞医药以147个在研药物领衔国内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小型企业也是美国药物研发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生力军。Pharmaprojects数据显示,39.9%的美国企业仅有一个在研药物,83.5%的企业在研药物数量不超过5个。

二是中国头部企业管线增幅领先。进入全球管线Top25的9家美国药企中,近一年仅辉瑞与礼来扩张了管线,同比增幅分别为19.9%、17.8%;吉利德与安进在研药物数量未发生变化,其余5家企业管线均出现缩水。

同在全球管线Top25之列的4家中国药企,除了石药集团,管线增幅均在两位数之上,且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与恒瑞医药分别以71.7%、40.6%与38.7%的同比增长,包揽Top25企业管线增幅前三。

三是中国头部企业药物自研比例普遍高于美国。进入全球管线Top25的9家美国药企中,自研药物占比最高的是再生元,为74.6%;最低的是艾伯维,为41.4%。管线规模居前的辉瑞、礼来、百时美施贵宝等,自研药物占比在56%~62%。

中国上榜的4家企业中,仅复星医药的自研药物占比低于70%,其余3家企业均在80%之上。尤其是恒瑞医药,以高达93.9%的自研药物比例、138个自研管线规模,领衔Top25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美国头部企业财力雄厚,通过外延并购或BD交易来强化并巩固自身竞争力已成为一种常规策略。

中美药物研发差距逐年缩小

中美药物研发差距逐年缩小

热门适应症有亮点

对比中美管线规模最大的十个适应症,既有相似处,也存在差异。相似处在于,癌症均为最热门的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十大热门适应症中,分别有9个与8个属于癌症。其中,有6个适应症相同,尤其非小细胞肺癌与乳腺癌,药物研发热度在中美均为前二。

差异性在于,美国药物研发热门适应症更贴近全球的总体情况,而中国则多有不同。美国管线规模最大的十个适应症中,除了急性髓系白血病,其余9个均是全球管线十大适应症,这也是美国为全球药物研发主导力量的一种体现。而中国管线规模最大的十个适应症中,仅有一半与全球相同。

此外,药物研发十大热门适应症里,中国不同于美国的分别是肝癌、2型糖尿病、非霍奇金淋巴瘤与骨髓瘤;在美国进入前十而未在中国前十之列的适应症有卵巢癌、阿尔茨海默病(AD)、前列腺癌与抗新冠病毒。

中美药物研发差距逐年缩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