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2022-01-23 11:34:47 - 新京报

原标题: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最初的构想里,“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只是一次出版建议收集尝试——业界需要了解学界发现了哪些闪光的作品,学界也希望出版界能够关注到他们发现的璞玉。于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书评周刊集全编辑部之力,向与我们有联系的人文学者、创作者问出了如下三个问题:

您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

您在2021年关注到哪部未引起足够关注或未引进出版的作品;

您期待看到怎样的中国原创作品。

最后我们获得的远远超越了“建议”的层次。随着新年的来临,编辑部共收回了74份回答,总字数逾5万字。情感与思辨密度兼具的文字织就一份呈现关联传统与现代、未来与当下的阅读思想图谱,他们以自身生活或研究为维度的阅读与追问,记录下了虽然蜿蜒动荡,但对真挚的爱、对重塑人与人的连接依然充满渴望的2021。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2022年1月21日专题《思想图谱: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的B02,另附上B04版王敬慧、B06版罗新的回答。在1月15日的2021年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上,我们在现场发布了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如今,我们正式刊发思想图谱的调查概况,以飨读者。

「主题」B01丨思想图谱: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

「主题」B02丨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留给未来的74份回答

「主题」B03丨孙莉莉和朱自强的回答

「主题」B04-05|王敬慧、张莉、戴潍娜、马凌、程一身和胡桑的回答

「主题」B06|罗新、高林、陈力卫的回答

「主题」B07丨孙歌、唐小兵、福山的回答

「主题」B08丨王人博的回答:发现行动的逻辑,不仅是书面的规则

整理撰文|吕婉婷

变局中的世界

技术、灾变与疫情之后的关系伦理

2021年的记忆,在2020年乃至更早的时间里都有迹可循——“德尔塔”“奥密克戎”接踵而来,全球化的脚步在病毒的火力之下间歇性停滞,而不确定性的风险并没有因为系统的暂缓而降低。正如法学学者季卫东在我们的调查中所写到的:疫情给全球化带来了一次紧急刹车,世界似乎重回“小国寡民”的割据状态,网络成为连接我们彼此的重要方式。“技术虽然能够打破物理的藩篱,却也造成了多层多样的网络空间,容易形成群体极化以及因多元性而产生的群体间的相互无知。”在“不确定”社会中,这必然会导向更为复杂的认同障碍与沟通问题。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在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上,我们发布了人文阅读思想图谱。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发布现场。

2020年引发热议的系统之惑在2021年仍然未解,技术乐观主义者开始转向下一个逐利的风口“元宇宙”。风潮迭代之下,是对透支的隐忧。新闻与传播研究者、书评人马凌看到我们的生活失去了节制,平台的快速发展模糊了界限,当下的我们缺乏一种新的幸福哲学。诗人胡桑看到技术对人内心的改造,并把这些思考写进了诗歌里:《截屏的人》《拉黑的人》《点赞的人》……当社会运转变成一种算法,当我们的行为成为数据的产物,当各大社交应用造成了我们日常联系中的“中断”,新技术乌托邦设想是否是另一种空想主义?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2021年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收到回答的总体概况。

身处变局中的我们,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的影响。临床心理学研究者徐凯文看到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难题,缺乏与他人真正的交流已经导致了不少青少年陷入抑郁。历史学者许纪霖也感受到了难以排解的孤独——现实中彼此信任、坦诚交流的真实空间遭到瓦解,人以孤独的身影跨入虚幻的“元宇宙”以求短暂的慰藉。人类群居的天性在呼唤新的关系组织模式和关系伦理打破当下的僵局。

变局激发我们思考更多本质命题,关于延续,关于意义,关于死亡,关于生命。有人从传统中追寻信仰,历史学者唐小兵希望看到在2021年过世思想者身上延续的中国人文传统能够得到赓续和发展;有人从文学中找到窗口,比较文学研究者王敬慧在加缪的《鼠疫》和菲利普·罗斯的《天谴》中看到人变动巨大不确定性存在的尊严与凝视死亡的意义。

归根结底,我们之所以感受到压抑,正是因为我们有所渴望。评论家程一身提到,疫情之下的抑郁来自于对美的冲动和爱的渴望:“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塑了我们的心态,而我依然对爱,对可能有回应的他人之心,充满了持续的需要与渴望。”

2021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受访学者名单。

变局中的阅读

具有智识穿透力的纪实,

蕴含巨大共情空间的文字

变局之下,阅读成为一种思考如何应对的方式。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2021年注意到的值得关注的作品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科幻小说《终止冲击》(TerminationShock),来自“元宇宙”概念的提出者尼尔·斯蒂芬森。这部2021年刚出版的小说在福山看来建构了一幅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具有预测性的地缘政治图景。社会学学者兰德尔·柯林斯推荐了2019年出版问世的《崩坏的情景》(SituationalBreakdowns),在他看来这本书在短视频和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年代里,是社会学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学者安妮·纳索尔通过研究抗议活动中的视觉表达,展现了遏制潜在暴力发生的可能性。也许是时候视变局为新的日常,共存的图景呼唤新的思维路径。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2021年关注的作品是科幻小说《终止冲击》。

纵览回答,大量人文学者从专业出发推荐了具有经典价值或现实价值的作品。尝试概括是艰难的,我们不想用有限的单个词汇去抹除它们的存在内涵。但在整理中,我们感受到一个方向,那就是当有技巧的叙事与具有穿透力的分析结合,文本将获得极大的解释力和感染力。

历史学者罗新推荐了青年学者吕晓宇的《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这本田野笔记真实记录了作者参与拉美政治选举的亲身经历,作者对世界与自我、学术与人生之间紧张关系的持续发问,“不仅会迫使自己反观过往、蕴结忧伤,还能激发力量,让我们可以平静面对现实和未来的一切不确定”。人类学学者范可推荐了《美国人的后世》(AmericanAfterlives:ReinventingDeathintheTwenty-firstCentury),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香农·道迪(ShannonLeeDawdy)用细腻温柔的笔触讲述了她从全美收集而来的关于丧葬的故事——新兴丧葬习俗反映了美国人正在重新思考人生、仪式和代际纽带。

2021年,以《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站上寻找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兼具分析性与纪实性的非虚构作品和以《置身事内》为代表的通识写作获得“破圈”热议,与调查回答中的推荐方向互相对应。这是世界变局的映射,我们迫切想要了解周遭到底发生了什么,简单的纪实已经无法满足阅读需求,因此是时候呼唤让智识介入写作,同时借助叙事与写作技巧,让论述型作品变得更有大众亲和力,业已成为很多研究者的自身追求。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思想图谱调查中,回答者推荐的系列非虚构作品。

其实在媒介形式日新月异的当下,文本仍然拥有无法替代的共情空间。文学作品体现得尤为明显。王敬慧推荐的《醒梦活海》是一本在去年被布克奖遗忘的作品,小说讲述的一个家庭的三种失去引发她巨大的共鸣。译者范晔在回答我们的问题时想到了一位在一百年前的圣诞夜,在巴黎结束自己生命的智利诗人TeresaWilmsMontt,她曾经被家人和丈夫当作精神病禁闭起来:

“我走了,去学习如何在别人的痛苦里忍受自己全部的痛。我走了,Anuarí,我发誓直到这一刻我还期待着复活。……我不在乎这世界和衡量我所作所为的平庸天平,像我这样爱过,活过也痛过的人并不多。”

范晔推荐她的诗文集——《没有说出的话》。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思想图谱调查中,回答者推荐的融合性学科写作或通识写作。

变局中的期待

衡量原创价值的尺度并非只有“填补空白”

什么才是值得推荐的中国原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长久以来我们似乎总在用是否“填补空白”来衡量原创的价值,但真实情况是正如法学家王人博所回答的:“知识的空白领地已寥寥无几”。缺乏“空白”并非挖掘原创的绊脚石,在变局之中,我们有太多没有完全开拓的面向。

思想史研究者孙歌在回答中提到我们的社会缺乏有质量的“形式感觉”,我们的文化太过于直奔主题,很难有效提供人生的丰富感受力。形式本身的意义还未得到足够的正视。培养有质量的“形式感觉”,某种程度上就是将人生的丰富感受与形式结合,以此为径,我们也可以培养有质量的“问题感觉”——挖掘多面向的问题,将具体的经验囊括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创的无限可能。

唐小兵期待深入历史脉络和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观照当下中国的著作;王敬慧期待会讲故事的作者,能写透中国的小人物艰辛努力的人生,激发人性向善的力量;孙歌期待在具体经验里讨论原理的作品,有理论想象力但不天马行空;王人博希望中国学术界能够在研究者与出版人共同努力之下,创造出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概念和理论范畴体系……

在2021年最后一个月,74位受访者游荡于阅读之中,写下了这些留给未来的回答。问题或许最终都难有答案,追求解释的路程注定蜿蜒反复,但还有这样一群人与你一同期待着寻找认定的终点。

我们将会为大家陆续推荐思想图谱的精彩回答。下面,我们挑选了罗新和王敬慧的回答,看看他们在2021年里,都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推荐什么书籍以及期待什么样的原创作品。

不平等问题,

是历史学家的研究使命

回答者:罗新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罗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

持续思考的问题

我这几年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之一是,在中国的历史学研究中,特别是我自己从事的中国古代史研究,该如何参与到国际学界关注度越来越高的关于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议题里。

显然,不平等是一个巨大的现实话题。历史学家参与现实的方式是回望过去,回到现实话题的历史源流。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历史上,不平等都是不均匀分布的,但现实中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主要关注的不平等是经济收入上的不平等,历史学家应观察更基础、更具决定意义的诸般不平等,如政治、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不平等,以及这些不平等在历史上所发生的变化。比如,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从这个角度出发,研究的方向和方法都会有较大不同。比如,过去研究政治制度,我们关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基本上属于国家视角,会特别在意统治效率、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现在,我们研究不平等问题,就要采用下层视角、边缘视角和弱者视角,在意社会阶层的非流动性、义务与权利的非对称性以及经济关系的非正义性。

其实,我们的很多前辈都研究过这类话题,比如,中古史的经典作品唐长孺先生的短文《<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只有理解了唐先生所揭示的那种近乎奴隶制的士家制度,我们才能真正读懂那篇收入《文选》的《赵景真与嵇茂齐书》。只是,以前的学者还没有明确地把这类研究与对抗不平等的史家使命联系起来,这应该是我们今天的历史学家无可推卸的责任。

值得关注的图书

有一本书似乎不大引人注意:《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作者吕晓宇现在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青年教师。几年前,他还是在牛津读政治学的一个博士生。这本书写的是他的一个特殊经历。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利马之梦》,作者:吕晓宇,版本:单向空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在准备博士论文时,他得到一个参与2016年的秘鲁总统选举的机会,加入某位有土著背景的前总统的竞选团队,深度观摩了在外界看来相当混乱的拉美民主实践。他的专业训练、文本学习、人生体验和职业准备,都在这一田野过程中面临一而再、再而三的拷问。这些拷问成为这本乍看似乎只是一本田野记录的小书最大的亮点。

亲身参与拉美政治的特殊经历已足够炫目,而作者对世界与自我、学术与人生之间紧张关系的持续发问显然更富意义、更加动人。因为,不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来说,不仅会迫使自己反观过往、蕴结忧伤,还能激发力量,让我们可以平静面对现实和未来的一切不确定。

在疫情结束之前,

希望大家能理解人性的本真

回答者:王敬慧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王敬慧(清华大学外文系,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翻译研究方向教授)

持续思考的问题

我这一年持续思考的问题是“瘟疫与死亡”。死亡本是生命的必然,但是瘟疫将可见的死亡实例与频率增加,给人带来心理压力,比如个人的那种渺小无力。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我开始重读加缪的《鼠疫》。目前为止,我已经重读多遍,最后一次是去年10月,我与清华世界文学经典课上的同学一起阅读。在新冠时代,这本书不仅是存在主义的典型文本,书中很多人物,特别是里厄医生和他母亲在瘟疫中泰然处之的态度,还可以给读者提供非常有效的心理安慰和生存指导。

另外,还有一本给我启发和慰藉的书是菲利普·罗斯的《天谴》(Nemesis),它让人感受到,越是近距离地凝视死亡,越是能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感受善即是美、生命即是美的内涵。

我一直在思考,这次的新冠疫情能否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善意和互助的重要性?因为善良互助是消灭病毒之道。如果一定会有瘟疫,能否让幸福感成为一种瘟疫——一种完全不可控的传染病?让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死去之前,回望自己的一生,都能够感到满意,因为自己的存在曾经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在我看来,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可能不是瘟疫,而是心理问题。我希望在瘟疫结束之前,或在死亡最终到来之前,大家都能理解与回归人性的本真。

值得关注的图书

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莱纳根2021年年初在英国出版的《醒梦活海》(TheLivingSeaofWakingDreams),以它的内容深度和现实意义,我以为它会入选英国布克奖长名单,但是很遗憾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结果。这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主题是失去,表面上是一个澳大利亚家庭所面临的一种失去:三个成年孩子的母亲患老年痴呆,即将离世,过程中还有另外一个至亲因为意外车祸离世。但是,它也在展现其他方面的失去:这些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的子女,在物质富足中,却要因为自己或他人的各种心理问题而乱了阵脚。

74位学者留给未来关于阅读的回答|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醒梦活海》(TheLivingSeaofWakingDreams),作者:理查德·弗莱纳根(RichardFlanagan),版本:KnopfAustralia,出版时间:2020年9月

澳大利亚这个富庶平和的国家要如何应对肆虐的山火、气候与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威胁?小说出版之际,新冠疫情也引发各种更大规模的失去与无奈:很多国家因为新冠疫情而关闭了国门,世界各地有更多的人被迫与亲人天各一方,出现至亲去世,自己却不能回去奔丧的揪心事例。

我关注到这部小说先是出于个人原因——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在做关于此作家的博士论文,我希望与她保持阅读同步。在阅读中,小说中的部分内容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其中,正在逐渐失忆的母亲和女儿的一段感人对话让我在疫情煎熬中有理由痛快地大哭一场,然后还可以泪流满面地把感动自己的英文段落翻译给中文系毕业不懂外文的姐姐,通过网络交流、一起思念亲人,探寻更多文本共情的可能。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部小说值得翻译和引进,书里有对当下世界需要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的思考,也有关于文学价值、文字意义和生命尊严等抽象问题的真诚讨论,特别是它氤氲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困惑,比较契合瘟疫时代人们的心态,是一本值得关注的作品。

期待的原创作品

我期待会讲故事的作者,用吸引人的文字来描写与分析小地方的小人物——他们艰辛但努力的人生与心理,让中国的读者能够从中找到获得美丽人生的灵感与方式。让国外的读者能够从中读到中国人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学的力量在于不论它刻画的是美还是丑,最终都是在激发人性中向善、奋进的力量。

整理撰文|吕婉婷

编辑|徐悦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