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评价“指挥棒”该向哪里指

2024-01-23 07:50:25 - 中国科学报

高校评价“指挥棒”该向哪里指

张端鸿

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其“指挥棒”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办学导向。近年来,由于高校管理模式和评价导向趋同,“千校一面”的现象饱受批评,国家层面正在逐步推进高校的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国内多个省份也推动了高校分类评价改革,致力于突破“用一把尺子”量高校的做法,引导高校走向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从多地的实践来看,高校分类评价改革举措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高校规范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牵引和推动作用。政府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不同类型,引导高校在不同的序列上安心发展,办出特色。

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一系列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第一,省域高校数量有限,头部高校和尾部高校很容易出现固化现象。几年改革实施下来,早期的新鲜感很容易消失,评价结果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逐渐走向弱化。

第二,评价指标覆盖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所涉及的观测点数量过多。高校往往要在各种指标上实现发展,不利于真正突出自身的特色发展。

第三,在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各个高校类别中,如果用其他属性来考察,实际上是强行将不同的高校放在一起“硬比”。

第四,国家和地方希望引导高校重点承担的新任务和新功能往往难以量化,导致评价“指挥棒”缺少显著的导向功能。不少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使命重大。因此,高等教育要努力发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努力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带动和引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

在此过程中,高等教育要更加主动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高自主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仍然基于传统的水平评价和状态监测很难有效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从这一宏观视野考察,现行的高校分类评价规范有余,但引导性不足。

这也呼吁高校评价在新历史时期要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模式,重点考虑如何建立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的评价机制。让高校从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唯指标的怪圈中走出来。激励高校从自身的使命和功能出发,坚持特色发展,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当下,仍有很多高校领导对高校评价存在诸多误解。他们把大学排名当成“命根子”,把高影响期刊论文、国家重大项目、学科评估结果等显性指标看作学校办学质量的“第三方质量保证”,却忘记了高校应以龙头之力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应将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社会的实际贡献度作为自己的核心使命。只有着眼国家和地方的实际需求,善谋划、肯担当、有作为,才能加快创特色、争一流。

从性质上看,各省域的高校分类评价首先是绩效评价和水平评价。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办学方向、管理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和办学成效等几个方面,主要局限在“水平”和“状态”两个维度上。这就使得针对高校的综合测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只有将高校在一定时间维度内承担的重要使命、重点任务和核心功能充分体现到高校分类评价上,才能真正引导高校更有力地服务于促进高质量发展。

每所高校所能承担的使命、任务和功能都具有差异性。因此,不必强求同一类型的高校使用同一套固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逐步探索政府与高校间通过合同或协议的方式,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如此,高校分类评价就可以将高校承担任务的达成度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也可以将任务指标、水平指标和状态指标分列,最终做好综合评价。这种做法并不是强化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干预,而是激发高校的自主活力,更积极、主动地回应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展现更大的主动性。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不负“龙头”期望,在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