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遗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魅力

2024-11-23 08:38:20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晚报

邺城遗址: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魅力

铜雀三台遗址公园碑廊

□李晓玲

临漳古称“邺”,春秋齐桓公始筑邺城;战国西门豹治理邺城;秦汉时期先后是邺县和魏郡的治所;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踞邺16载。“西门豹治邺”和“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历史典故发生于此。自公元3世纪以来,作为华北平原富庶的农耕经济区,其地西凭太行、南临黄河,扼华北地区南北交通要冲,又是战乱时期易守难攻之战略要地,因此东汉末年以后,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和北齐六朝国都,据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4个世纪之久,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誉。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邺城考古队,在首任队长徐光冀带领下开启了此后对邺城持续数十年的考古工作。他们以探寻古都城市布局为重点,从三台(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开始,对邺城的城墙、城门、宫殿、衙署、街道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

考古勘探与发掘显示,三台的位置被确认为邺城西垣。南垣,则位于漳河北岸有个叫洪山的小村,发掘出一段长800米、宽3-5米、高2-3米的城垣,城垣有城垛,垛与垛之间有六七十米,外面有包砖。村里老辈子人常说:“漳河从来不冲俺村,俺村地下有个避水珠,它保护着俺哩!”南垣的发现,为村民揭开了这个多年的谜团:所谓的漳水泛滥不冲洪山并不是有什么避水珠,而是这道城垣的功劳。因城垣濒临漳河北岸,而那时修都城的城垣质量标准非常高,土质坚韧牢固,虽长期被河水冲刷,也没有消融,无形中起到了河堤的作用,是它把汹涌的洪水挡了回去。

东垣城墙在邺北城的东南角高家楼村,东城墙部分长1300米,宽度为15-18米,发掘部分的宽度为15.35米。同时在东南墙距离东南城角8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建春门门址,门道宽22米,门道外还有瓮城。

北垣城墙在三台东北的显王村,长350米、宽16米,同时发现了一个古城门的基址。对照《水经注》的记载,这是广德门。

在离三台一公里的景隆村,有一个南北20米、东西20米的土堆,被当地人称为“皇姑坟”。传说皇姑就是曹操唯一的女儿曹娥。曹娥天生丽质,心地善良,聪明过人,曹操十分宠爱她。官渡之战后,曹操把她从南方接到邺城。一天,她出门游春,向东数里不见人烟,好不容易见到一位姑娘,一问才知道,原来父亲为了加修城池,把百姓赶走或抓去劳役。曹娥一听,立即返身回宫,在铜雀台上找到父亲后,一跪不起,乞求父亲停止城池修建。曹操以为女儿撒娇,没有理睬去了许昌。倔强的曹娥不吃不喝,六日后气息奄奄,在临终前差人告知父亲,死后把她葬在城东,她要看着那些受苦受难的老百姓。曹操回来后听说女儿西去,十分悲痛。回来他依照女儿的遗愿,停止了城池修建,把女儿也葬在了城东,即现在百姓称为“皇姑坟”的地方。也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发现“坟”被盗了一个大洞,盗洞下边是堆积像小山一样的瓦石碎片。

而这次发掘,也揭开这座“皇姑坟”之谜——原来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夯土墙的一部分,很可能还是内宫墙。

一把把洛阳铲,唤醒了沉睡千年的王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它的城门建筑,也是和《水经注》及《邺都宫室志》的记载相吻合——邺都北城凡七门,全是曹魏所建。南垣三门,正南为永阳门(也叫中阳门)永阳门东为广阳门,西为凤阳门;北垣有两个门,东边为广德门,西边为厩门;东垣有一门,就是钻探城垣时发现的建春门;西苑为金明门,《水经注》里叫白门;它与建春门之间形成一条东西道路,这条道路,把邺北城分成了南北两区;北区中部设置了宫殿和衙署,西部设置苑。苑的西北部就是三台,宫殿的东部则是贵族聚集的“戚里”。

南区为居民区、商业区、手工业区。武库和马厩设立在三台之南的西城下,便于战时急用。

除了七门之外,专家还钻探出了曹魏时期为解决邺都供水、灌溉、训练水军和园林观赏用的渠堰和陂池。比如钻探发现了铜雀台和金凤台之间有一条排水沟,这条沟恰恰就是《水经注》记载的长明沟——“魏武引漳流于城西东下,经铜雀台下,伏流入城,东注,谓之长明沟。水又东南径止车门下,南北夹道,枝流裂灌,所在通溉,东出石窦下,注湟水。盖魏武登台赋曰:引长明灌街里也。”

邺北城尤其在宫室和园苑方面,可谓功能俱全,听政殿和各办事机构应有尽有,疏密有序;吃、住、歌、玩、游,甚至包括宗庙,都样样不缺。

官渡之战后,邺城一举成为曹操集团据守北方的根据地。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此时献帝虽都洛阳,而天下政治中心在邺,王都之邺名副其实。

曹操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水利工程师、园林专家。《三国志》卷一《武帝记》裴注引《魏书》中说,曹操兴建邺,“皆尽其意”,邺城的建设无不渗透着曹操的思想和设计理念,考古专家称其为“开启了后来的宫城与皇城制度”。邺城先规划,后建设,单一宫城布局、明确功能分区,不仅是政治、军事中心,且兼有商业、园林、居住等功能,首利政治和军事,次利商贸和居住,不仅开了城市中轴线对称布局之先河,而且首创城市干道与皇宫丁字交汇的新格局。值得一提的是,邺城开东南角楼之先,后赵、东魏、北齐邺城均有沿袭。今北京故宫四座角楼保存完整,城角建楼的制度当溯源于邺。

东魏北齐邺南城与曹魏邺北城毗连而建,即东魏、北齐时期从曹魏邺北城的南墙向南续建的那部分城区。据史籍记载,新城“周回二十五里”,面积超过了邺北城,且建筑宏伟,装饰奢华,达到了邺城时代的顶峰,成为那个时代整个中国境内人口超百万的最大城市。

邺南城赵彭城北朝佛寺是近年来佛教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中古寺院建筑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2012年1月10日,在北吴庄附近漳河河道内,抢救性发掘出2895件(块)佛造像,这是目前所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发现。造像的时代跨越北魏、东魏、北齐和唐代,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类型和题材提供了可靠的标型,也为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灭佛运动和佛像瘗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考古专家还对邺南城南郭区、赵彭城北朝佛寺东侧的核桃园建筑基址群进行勘探和发掘,确认邺南城四周城墙、城门及宫城区的主体建筑,并于1986年对邺南城的正南门——朱明门进行了全面发掘,揭露出城门的门道、门墩、双阙和连接门墩与双阙的短墙,印证了《邺中记》所记载的朱明门“门上起楼,势屈曲,随城上下。东西二十四门,朱柱白壁。碧窗朱户,仰宇飞檐,五色晃耀,独雄于诸门,以为南端之表也”。历年的考古勘探显示,邺南城城垣东、西、南三面走向为舒缓的曲线,东南、西南城角为圆角,证实了邺南城是文献记载中的龟形城。同时,城墙上等距分布着“马面”。作为防御设施,“马面”平时用于瞭望,战时则可加大攻击角度,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此外,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遗迹。这种独具特色的城墙与马面、护城河组成了完备的防御系统是邺南城的一个突出特点。

邺南城的规划实施由东魏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全面负责,参与设计规划者原系北魏的官员。邺南城的建设上承曹魏邺北城,借鉴北魏洛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是一次成功的实践,这一实例受到隋唐都城设计者的重视,成为隋大兴城、唐都长安城规划的直接渊源,而隋唐长安城作为中古都城建筑的范例,对东亚地区七世纪以后的都城,如北宋东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及日本平城京、平安京,朝鲜半岛新罗王京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邺城被誉为“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之典范”,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邺城遗址198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列入中国36处大遗址之一。2021年10月18日,邺城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12月29日,邺城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列。

今日热搜